誰都沒想“抄近路”——訪北京市豐臺區財政局局長李屹
誰都沒想“抄近路”
——訪北京市豐臺區財政局局長李屹
■ 本報記者 張靜遠
在豐臺,規范的制度滲入政府采購的每一個細節;在豐臺,各個環節井然有序,政府采購深入人心。
談起政府采購工作,北京市豐臺區財政局局長李屹津津樂道。他說,經過10年的制度建設,規范已成為政府采購的生命線,無論是區領導還是采購人,沒有人會想在政府采購上“抄近路”。
在李屹看來,財政工作就是一個動態運行的大系統,政府采購則是這個大系統中的小系統。在財政大系統中,要明確政府采購的位置和職能,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10年,政采制度深入人心
《中國政府采購報》:今年是《政府采購法》正式實施10周年。據了解,豐臺區的政府采購制度推行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在北京市各區名列前茅。請問豐臺區目前的政府采購工作已深入到何種程度?
李屹:《政府采購法》正式實施10周年,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也走過了10余年歷程。這10余年來,豐臺區政府采購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采購效率明顯提升,政策功能日益凸顯,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加大。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政府采購工作在豐臺區真正深入進人心。政府采購工作的不斷推進及采購制度的日益完善有賴于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行政事業單位的積極配合。目前,豐臺區沒有人會琢磨著在政府采購上“抄近路”。
我說個細節你們也許更容易明白一些:在區政府重要事項決策會議上,凡涉及大額資金的重點項目,都會專門批示“按要求嚴格執行政府采購”,這足以體現政府采購工作在全區的地位。
《中國政府采購報》:看來政府采購深入人心所言非虛。要達到這種現狀并非易事,豐臺區是如何做到的?
李屹:在工作方法上,豐臺區財政局重點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制度建設,二是深度培訓。
先說說制度建設。豐臺區政府采購工作的基礎制度建設是比較完善的。目前已經完成了以《政府采購法》為主體,以市級、區級各項規章制度神為有益補充的全方位法制體系。為監管部門、預算單位、供應商、代理機構等各方履行職責、開展政采活動創造了公正、透明、優良的法制環境。豐臺政府采購由此步入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良性發展之路。政府采購部門作為全區政府采購業務的綜合職能部門,其地位也為各個采購單位所信服,對各項工作都很配合。
再說說培訓。政府采購培訓是我們的一項常規工作。我們認為,培訓不僅是普法的過程,也是交流的過程,還是將問題消滅于萌芽的過程。通過培訓,政府采購部門可及時發現問題,幫各方當事人規范工作。
《中國政府采購報》:那么面對下一個10年,豐臺區財政局將在哪些方面進行完善?
李屹:是的,上一個10年是奠基的10年:基本實現了應采盡采,涉及財政資金使用的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均已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過去10年的努力付出和收獲,為我們繼續前行累積了經驗和信心。未來10年,應該是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完備的10年,應該是不斷發展和融入世界規則的10年,應該是政府采購成為習慣的10年。
我認為,下一個10年要考慮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讓采購項目進入政府采購管理范疇,而是如何把政府采購系統建設得更符合項目需求。如何結合電子化平臺等政策要求,從采購人的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出既符合各類采購需求又符合財政工作要求的采購程序,是下一步探索的重點。
實行政府采購的項目必須是“干貨”
《中國政府采購報》:從您的履歷上看,您還參與過不少其他行政工作,這些經歷是否使您在看待財政工作以及政府采購工作時更具全局眼光?
李屹:毫無疑問,政府采購是財政工作的一部分。財政工作是個動態運行的大系統,政府采購則是這個大系統中的小系統。這就像銀河系是宇宙中的大系統,太陽系這個小系統在其中有秩序運行一樣。政府采購這個小系統在財政大系統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位置與職能,這是政府采購部門做好工作的前提;其次要明確自己這個小系統在財政大系統中的運行方式,這是政府采購與全局各項工作良性互動的要求。
建設好財政大系統和政府采購小系統,并維持二者的良性運轉,是全面提升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財政部和北京市財政局關于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構建公共財政體系框架的總體要求。
《中國政府采購報》:那么在豐臺區,政府采購這個小系統是如何與大系統互動運行的?
李屹:首先,我們認為,政府采購是終端實現環節,進入政府采購的項目必須是“干貨”。 所謂“干貨”,一是指必須有明確預算指標和批復的項目;二是指大額重點資金必須是經過投資評審,實打實的需求資金。政府采購不是萬能的,僅靠公開招標來實現其反腐倡廉和節約財政資金的功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上游環節層層把關,把干擾因素剔除掉,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政府采購的反腐功能與社會效益。
其次,我以預算為例來說這兩個大小系統之間的互動。豐臺區要求,政府采購預算一定是有明確資金落實、符合編制標準的預算。這通過兩項制度來實現:一是通過每年向全區下發《部門預算編報指南》來規范預算編制,保證政府采購預算的合規性。要求全區按照“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要求,明確采購項目、采購方式。二是通過《北京市豐臺區財政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預算執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執行預算的時限要求,保證政府采購的執行效率。
《中國政府采購報》:那么反過來,政府采購小系統是否對財政大系統或財政其他小系統起到積極作用?
李屹:在財政大系統通過其上游業務為政府采購潔凈水源的同時,政府采購工作也通過規范自身來反哺財政大系統。
拿政府采購的公證制度來說。我局針對公開招標中開標、評標現場監管不足的問題,在政府采購環節引入招標現場公證制度。2008年到2011年,我區政府采購中公證項目累計137項,涉及預算資金約9億元,公證制度有利于政府采購市場健康發展,有利于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應,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財政績效管理的要求。
政府采購部門是綜合職能部門
《中國政府采購報》:從您的談話中,我們感覺在豐臺區,政府采購工作被置于了很重要的位置。
李屹:對于一項工作的定位,可謂見仁見智。在豐臺區財政局,政府采購部門的定位是綜合職能部門。政府采購處在財政工作的終端,這意味著政府采購部門與財政管理的最終結果關系最為密切。豐臺區財政局對此的共識是:作為終端的政府采購科室必須作為綜合職能部門之一,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結果導向。因為只有政府采購部門反過來指導預算部門,才能保證綠色采購等政策功能落到實處;也只有政府采購部門結合專業知識和市場情況對預算部門編制工作提出建議,預算編制才可能真正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的要求。
《中國政府采購報》:這種定位在實踐中是如何體現的?
李屹:我從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對內,在單位內部開會時,政府采購作為綜合職能部門,需介入相關部門會議,從政府采購操作層面對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對外,在全區單位培訓時,不管是會計培訓還是預算業務培訓,我們都會將政府采購業務培訓穿插其中。
此外,為了實現財政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我們引入了“業務流程梳理及IT規劃”的工作理念,對我局現有工作重新梳理,重新明確工作流程和職責,并對工作性質準確定位。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采購部門被定性為綜合職能部門。
今后,我區政府采購工作將加大與財政其他部門工作的融合力度,在業務流程、信息化建設方面與財政整體工作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