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車難”真的成了“死結”嗎?
北京:“打車難”真的成了“死結”嗎?
1月10日8時許,許多出租車停靠在北京德勝門附近。
連日來,記者在北京體驗“打車難”,發現在上下班高峰時段、重點區域,“打車難”普遍存在,而部分出租車司機挑客、拒載、不打表高價宰客等現象,也讓寒風中等車的市民更生怨氣,“打車難”難道成了“死結”?德勝門濱河路是北京一個出租車交接班地點。在交通高峰期,數百輛出租車停靠在這里,排成一公里多的長龍。司機們或在車內睡覺、看報紙,或站在路邊抽煙、擦車。一名司機告訴記者,早高峰時段他們都會停在這里,直到10點交班。“這個點路上都堵,拉活兒也掙不到錢”是他們“趴窩”的原因。一邊是市民直喊“打車難”,一邊是出租車司機一肚子的委屈。 “我干了十年了,收入一點沒漲。”北京銀建出租車公司的張師傅告訴記者,前些年每個月能掙3000元,現在基本還是這個數,真沒什么奔頭。他和另一位師傅倒班,兩人一個月交9500元的份子錢,不管自己是病了、累了、出事故了,份子錢照舊。 “出租車公司不應該‘旱澇保收’,應該分擔出租車司機的風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毛保華等專家表示,出租車公司和司機的利益分配需要調整,目前,“份子錢”給司機的壓力相當大,惡劣天氣、交通事故、油價上漲等風險帶來的成本都由出租車司機承擔,影響了他們的從業積極性,最終受氣的只能是乘客。據了解,近10年來,北京市出租車數量并未隨著城市規模和人口增長而增長,一直維持在6.66萬輛。針對供不應求的矛盾,專家建議要借鑒國外發達城市出租車運營經驗,通過引入新興力量、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手段擴充“約租車”市場。目前,租車或代駕這兩類單項服務發展迅速,但按規定兩者都不得經營既提供車輛又提供駕駛員的整體出租服務,如果放開政策,約租車業務將有很大發展空間。同時,業內人士表示,許多城市出租車交接班時間在打車高峰期,應該創新機制引導錯峰交接班。同時,要加快推進出租車行業的規范化,提高司機隊伍素質,改變當前“不出車也沒人管”的狀況。新華社記者 李文攝
1月15日,一些出租車于交通晚高峰來臨前停靠在北京健德橋附近。
1月14日,在北京中關村,一名準備打車的小伙子沒等乘客下車,就拉開了出租車門。
1月16日,乘客在北京一處出租車乘降點排隊等候打車。
1月10日8時許,一名司機將出租車停靠在北京德勝門附近,并在車內看手機。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三名小伙子在北京南二環附近打車,近20分鐘也沒有成功(1月15日攝)。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