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采購:小“身材”大“味道”
采購規模相差懸殊 工程采購表現搶眼 節資效果明顯
區縣采購:小“身材”大“味道”
■ 本報記者 樂佳超
區縣一級的政府采購工作雖然在采購單位數量、制度建設等方面往往與省市級相差較遠,但其“內涵”卻毫不遜色。
日前,《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選取了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個區縣,對其2012年政府采購情況進行調研,結果發現,在采購規模、工程采購、節資效果等方面,不少區縣的表現甚至超過市級,但其也仍有不少工作有待加強。
規模增長 工程搶眼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30個區縣中,有20個區縣2012年采購規模上億元,超過5億元的也達到了5個,其中實際采購金額最大的為上海市奉賢區,達70927.12萬元,這樣的采購規模甚至比不少地方的市級采購規模更為搶眼。不過,各區縣之間規模相差也較為懸殊,采購金額最小的縣全年僅為2163萬元。
“規模增長”是不少區縣2012年政府采購工作總結中的一個關鍵詞。其中,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去年采購規模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600%。綜合各地規模增長原因,主要集中在小城鎮建設投入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采購增多,采購范圍不斷拓展,大型采購項目拉動等方面。
從采購范圍的拓展上看,工程項目絕對是區縣采購中的一大亮點。以廣西梧州市藤縣為例,2012年實際采購資金6.4557億元,其中工程項目采購達5.09億元,占全部采購額的78.8%。
在工程采購的范圍拓展以及監督管理方面,各地也推出了不少針對性的措施。如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加強了對村級基礎建設項目的監管。將村級10萬元以下的各類水利、道路、環境建設、維修、購置等項目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實行有效監管,擴大了政府采購覆蓋面。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也從工程方面著力,以拓展政府采購規模。該縣政府采購辦主動爭取,將新農村建設資金、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交通建設等工程項目全部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還將部分建筑工程也納入了政府采購范圍,政府采購規模得到了有效拓展。
編預算、采服務方面須進步
相比省市級,區縣采購節資效果顯著也是其一大特點。據記者統計,受調查的30個區縣2012年資金節約率普遍在10%左右,節資率最高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達到了17.89%,最低的為重慶市黔江區,資金節約率為6%。顯著的節資效果既體現了政府采購的成效,也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區縣一級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的不嚴謹,這在很大程度上給采購環節留下了較大的節資空間。因此,區縣政府采購的預算編制仍需進一步完善。
除了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區縣采購的服務類采購也有待提高。從記者調查情況看,雖然不少區縣2012年服務類采購規模有所上升,如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福海縣,去年服務類采購金額同比增長55.93%,但是總體看區縣的公共服務采購目前依然相對較少,還有很多區縣的服務類采購金額占比甚至不足總規模的1%。因此,服務類采購依然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如何拓展服務類采購范圍也將是區縣采購下一階段的一個新課題。此外,在制度建設、監督管理、信息公開等老問題,區縣采購也還有進步空間。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