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預算草案提請審查 民生投入給力
2013年預算草案提請審查 民生投入給力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孟娜、高潔、趙仁偉)根據3月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的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13年中央預算對民生的投入引人注目。
—— 教育支出4132.45億元,增長9.3%。包括支持學前教育加快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支持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全面落實國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政策,促進教育公平等。
——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40.54億元,增長9.3%。包括深入推進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支持紅色文化資源、文物保護重點工程、水下文化遺產和大遺址文物保護。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等。
—— 醫療衛生支出2602.53億元,增長27.1%。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擴大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將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每人每年25元提高到30元,擴大部分服務項目覆蓋面。擴大城鄉醫療救助范圍,加強對特殊困難人員的醫療救助等。
——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550.81億元,增長13.9%。按照10%左右的標準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鞏固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成果。適當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對中央財政補助地區繼續分別按照月人均15元和12元增加補助。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等。
—— 住房保障支出2229.91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5.3%。按照年度建設任務計算,財政投入力度加大,資金安排重點向公共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傾斜。
溫家寶總理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著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向教育、醫藥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嚴格控制行政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勤儉辦一切事業。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水利、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民生工程,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等領域。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豐臺區委書記李超鋼說,加大預算向民生領域的投入,是政府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發展經濟的目的和落腳點就應該是改善民生,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他認為,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有兩個意義,一是可以使群眾直接得到實惠;二是可以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民生領域。加大民生投入,是與中國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做蛋糕”和“分蛋糕”都重要,應該讓百姓更多分享發展成果。
過去5年,新華網連續進行的兩會調查顯示,涉及收入分配、住房、物價、就業、教育公平、醫藥衛生等民生話題都是中國網民最關注的問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濟寧市市長梅永紅表示,讓老百姓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應該是發展的原則,老百姓享受到的實惠其實還是挺多的。但貧富差距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行業領域依然在拉大。公共財政支出結構應該注意讓老百姓公平分享。讓農村人也享受到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