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政采中心:打造政采“快車道”
優化流程以縮短“體內循環”周期 強化服務意識讓各環節更順暢
廣州市政采中心:打造政采“快車道”
■ 本報記者 程紅琳
在過去的2012年,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采購中心”)向政府采購效率問題這一“頑疾”開刀,通過優化流程,強化服務意識,縮短采購項目在“體內循環”的周期,讓各環節更順暢。目前采購中心平均每個項目采購周期縮短3個工作日。
明確職能 細化規范
明確采購中心內部職能,是防治因職能不清而引起的部門內部相互扯皮,影響政府采購效率問題的關鍵。記者了解到,2012年,采購中心將職權梳理與業務工作相結合,組織各部室圍繞職權進行分項梳理。由采購中心編制的“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職權目錄”和“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權力運行流程圖”,明確各個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范圍、職責,有效避免相互依賴、推諉,真正提高采購效率。
在采購環節的操作上縮短時間歷來是提高采購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采購中心也采用了這個辦法。記者在采購中心出臺的規章制度中發現,去年,采購中心共制定和完善各類規章制度12個,其中涉及開標時樣板接收,各類突發事件處理,明晰標前、標中、標后各流程審批事項的程序和依據,實現項目審批工作的提速等眾多細化內容。此外,采購中心還制定了物業、家具、電梯等各類品目的采購文件范本,著力引導采購人提出符合規定的用戶需求書,減少采購文件的編制時間。鑒于許多采購人提交的采購需求不清晰,經常需反復修改,采購中心聘請專家論證后制定了各類品目的采購需求模板,主動提供給采購人參考,使采購人少走彎路,深受好評。
“通過優化采購流程,對采購項目提前介入以及加快審批速度等方式,縮短了采購項目在體內循環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采購周期。此外,我們倡導今日事今日畢,當天能做完的事,不拖到第二天;本周能做完的事,不拖到下一周。對緊急的項目急事急辦,加班加點完成任務。”采購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通過上述措施,采購中心采購環節的提速效果明顯,目前平均每個項目采購周期縮短3個工作日。
繃緊服務弦 暢通各環節
供應商一進入采購中心,《領取投標保證金收據注意事項》的宣傳牌便映入眼簾。記者了解到,這是為了提醒供應商,避免因資料攜帶不齊而錯過投標時間。采購中心還歸納、整理供應商投標容易出現失誤的事項,制作《供應商投標特別注意事項》,附在采購文件上,提醒供應商減少投標失誤,從而減少廢標率。
政府采購各采購環節聯系緊密,在操作過程中,如何讓采購順暢、不堵車,中心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至關重要。為此,采購中心明確提出“三服務”的工作理念,即服務采購人,服務供應商,服務評委,在員工中樹立“效率更高、服務更優是集中采購機構天職”的思想,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要求中心工作人員注意聆聽和收集各方意見,隨時留心外部環境變化,學會換位思考,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就拿去年的公務車維修協議供貨項目來說,當時投標人超過300個,為了做好采購服務,我們專門制定了工作方案,讓員工充分認識該項目開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以最快的速度和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該項目的具體執行工作中。”采購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舉例道,他們還通過舉辦供應商座談會,聯系相關行業協會等方式進一步提升采購項目的管理效率。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