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緊張 但不恐慌——禽流感疫情下的眾生相
有點緊張 但不恐慌——禽流感疫情下的眾生相
圖表:6招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新華社記者 張勛 林漢志 編制
新華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 桂濤 許曉青 張展鵬)喧鬧的景川菜市場,一條紅白相間、標著“動物疾控”的警戒線將“活禽專賣店”與來往的人群分隔開。店鋪藍色卷簾門緊閉,有人定時會來消毒。這是上海,中國的金融中心。
雞不見了,菜市場里打著“啤酒烤鴨”招牌的一家熟食店關門歇業。
除此之外,變化并不大。趕早市的人仍舊揀捏著茄子、辣椒,討價還價。一個女人大聲吆喝,售賣新鮮雞蛋,一公斤10元到20元,價格變化不大。沒人戴口罩。
這是中國報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以來第10天。一個月前,景川菜市場一名攤主的女婿感染這種新病毒死亡。此后,長三角地區陸續報告出現高熱、咳嗽等癥狀的疑似感染者。截至8日晚,中國共報告2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死亡7人。
在報告確診病例的南京,以往在中山陵音樂臺廣場踱步的500只鴿子被關進了大鐵籠;不少愛吃鹽水鴨的南京人不得不暫停享用這種傳統美食。
賣了十幾年鹵水熟食的丁師傅閑了下來。他守著進香河農貿市場唯一營業的鹵水鋪位,抱怨手機上傳播的疫情信息把大家弄得有點緊張。
“說什么的都有。”丁師傅說。
禽流感是微博上最熱的詞,也是這些天手機報每天推送的頭條新聞。疫情直觀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一系列頗具戲劇性的事件接連發生:山東、福建、海南分別傳出確診禽流感病例的消息,很快又被證實是謠言;有人猜測,這次禽流感突然出現與不久前黃浦江里漂浮的死豬有關,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二者之間有關聯;網友傳說,南京有十幾只麻雀因禽流感喪命,官方幾天后否認了這種可能性;抗流藥板藍根在新浪微博上被調侃為“包治百病的神藥”,一些人像曾經搶購醋和鹽那樣把藥店貨架上的板藍根搶光……
這讓人想起法國作家加繆在小說《鼠疫》中的感嘆:“鼠疫,這就是生活。”
一些中國媒體將禽流感與10年前的“非典”、4年前的“甲流”相提并論,但人們現在并沒那么緊張。目前尚未發現H7N9禽流感能“人傳人”,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在每天公布最新疫情。
美國負責衛生事務的助理部長莫里森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國政府從披露禽流感疫情、與外界溝通到控制疫情,反應都相當積極果斷。
38歲的南京市民寇國鋒還對“非典”記憶猶新:“公交車上所有人都戴口罩,包括司機。一個婦女偶爾咳嗽幾聲,車里人都下意識地往旁邊躲。”
上海市中心徐家匯,肯德基店員余應輝說,顧客人數沒有減少,炸雞塊、雞腿堡仍是暢銷食品,變化不大。
9日,在已經撲殺、焚燒了11萬只家禽的上海,即將舉辦的亞洲公務機展還按計劃備展;南京市中山東路,汽車在早高峰的車流中緩緩前行;在尚無疫情報告的北京,手提兩個鳥籠的張大爺像往常一樣在宣武門大街遛鳥散步。(參與采寫:記者李鯤、仇逸,實習生張一然)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