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打響“垃圾消滅戰”
河北唐山、沙河,江蘇常熟等地,將垃圾桶、農村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設備、垃圾運置服務等納入政府采購
政采打響“垃圾消滅戰”
■ 本報記者 戎素梅 通訊員 譚軍
就在前些天,河北省唐山市灤縣榛子鎮下轄的前鐵村、大岡上村、小岡上村等10個村出了件新鮮事。每家農戶的門前都多出了一個嶄新的垃圾桶。同時,村里也新配備了70多套垃圾清運車及清掃工具,還新建了一處垃圾填埋場。這些垃圾桶、清運車、清掃工具、填埋場都是通過政府采購得來的。
近年來,農村地區承載了城鎮化大力推進所帶來的負面生態效應,加上公共衛生設施匱乏,環境治理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導致不少農村地區環境衛生條件較差,這也成了新農村建設中的老大難問題。
公共環境衛生狀況越來越差的難題同樣也困擾著榛子鎮。“以前,各家很少用垃圾桶集中儲存垃圾,村里生活垃圾經常隨處傾倒,環境整體比較差。”榛子鎮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響應國家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改善當地農村生態環境,今年3月,榛子鎮人民政府對所需戶用垃圾桶、人力三輪垃圾清運車及清掃工具進行了詢價采購,有效報價最低者中標,共采購了2090個垃圾桶、73套人力三輪垃圾清運車及清掃工具(包括笤帚、平鍬等),惠及2000多戶村民。按當地政府的計劃,該鎮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分3年完成,共籌集資金384萬元,其中中央、縣級配套資金各180萬元,村鎮配套資金24萬元,對這些資金采取嚴格管理措施,設置了資金專戶。今年是實施該項目的第一年。同時,通過政府采購方式購置相關設備,力求公開、公正,實現環境治理效益最大化。“現在通過政府采購,配備了這些設施,我們這兒的環境肯定會有大的改善。”該負責人說道。
除了垃圾桶、清掃工具和轉運設備之外,不少地區的農村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設備的購置,凡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大多也是通過政府招標采購而來。在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鎮等地,借助政府采購苗木,開展綠化工程,也是當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此外,一些地方還積極探索垃圾運置服務采購,如江蘇省常熟市。
常熟市有一個叫陳家市的城區,這里有一片以前工廠拆遷后的空地,閑置的時間長了,漸漸成為周邊居民堆放各種生活垃圾的“垃圾”,這也為其再利用帶來了障礙。為此,今年3月,常熟市通過公開招標,給這片空地上的垃圾運置工作選則保潔機構。
“這個項目的操作中,我們也遇到了幾個難點。首先,由于項目特殊性,需要設置建筑業企業資質條件,這可能引發因設定特定條件產生的質疑投訴問題;其次是標書制作環節,項目技術參數確定難;再次,按照服務類要求該項目不設標底,這可能導致不同供應商價格差異較大,招標結束后如項目發生工程量、路線等變更,合同價格更改計算缺乏依據,給控制價格帶來難度。”據常熟市政府采購管理科奚建剛介紹,針對這些問題,他們積極協調采購單位,盡可能實現招標文件科學合理;合理確定相關專業的評審專家,保證評標質量,并充分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還與采購單位加強探討,通過外請監理、專人現場督察、安裝監控探頭等方式加強合同履行、驗收等環節的監督管理。“這片土地完成保潔和整治后將被拍賣出去,這樣它就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這個項目也是常熟市對政府購買服務的一次重要探索。”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