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為啥“不招標”
高速公路為啥“不招標”
審計署5月27日發布的江琿高速、廣州南二環高速、安毛高速等5條高速公路竣工財務決算草案審計結果顯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中違法違規和損失浪費金額動輒數以億計,其中普遍存在的不按規定公開招投標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公開招投標是重大工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制度。國家招標投標法第三條規定,在中國境內進行包括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項目,“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必須進行招標”。
5條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為什么沒有依法公開招投標,拿到施工合同的企業都是哪些、與建設單位及其“領導”有沒有“關系”等,人們都想知道。遺憾的是,或許是職能原因,此次審計報告沒有披露這些問題。
還有,審計報告中說這些問題已經“基本整改到位”,也過于含糊。人們很想知道,那些原先未依法公開招投標的項目是否進行了公開招投標?曾經有法不依、拍板不搞公開招投標的“領導”承擔了什么責任?要知道,這些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資金不是小數目,而是動輒上億元!如此巨額資金被“暗箱操作”,都流向了哪里,哪些人得了利,顯然不應該成為秘密。
近年來,人們時常聽到“道路通車、廳長落馬”,最典型的當數河南省十多年間4任交通廳長“前腐后繼”。人們驚詫,交通廳長怎么就成了“高危職業”;人們疑惑,像高速公路這樣的重大工程建設項目,預防腐敗咋就這么難?
此次審計署的審計結果表明,一些重大工程仍然是腐敗易發高發領域,招投標制度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根本得不到落實。如何細化監督檢查,防止不招標或假招標等突出問題,預防腐敗發生,是有關方面一項緊迫任務。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