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資格證能否拴住從業者的心
采購人單位的政府采購崗“拴不住心、留不住人”,“政府采購工作誰干都行”的看法普遍存在,那么——
職業資格證能否拴住從業者的心
■ 本報記者 馮藝
“在我們單位,一名炊事員還可以考取高級廚師證,享受中級職稱待遇。同樣是財務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同事可以參加會計從業資格、會計職稱、注冊會計師等各類資格考試,而我們負責政府采購的人員沒有什么職稱考試可以考,感覺工作起來沒有什么奔頭。”某學校一位多年工作在政府采購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倒起了苦水。
隨著政府采購事業的飛速發展,一方面由政府采購規范化引起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問題日漸突出,另一方面,在實踐工作中也出現人員思想不穩定,因社會負面聲音多、工作風險大無法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事采購工作等現象。
為什么采購人單位的政府采購崗位“拴不住心、留不住人”?怎樣才能走出這一困境?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采購人單位及相關專家學者。
從業者缺乏職業歸屬感
記者采訪了解到,采購人單位中具體負責采購操作的人員對職稱考試的需求普遍存在。
“政府采購發展至今,對這項制度方方面面的重要性認識已經深入人心,但唯獨忽略了作為工作基本要素的人的重要性,采購人員的個人職業發展很少被提及。”中華藝術宮政府采購工作負責人許浩舟坦言,大多數采購單位的采購工作人員只是覺得這是一項工作而很少認為這是一項事業,缺乏一種職業歸屬感。他認為,政府采購其實是一項特別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而團隊凝聚力應該是自發的,不是簡單用規章制度來規范的,這也是強調歸屬感重要性的原因。
同樣身在政府采購崗位的國家統計局某工作人員表示,政府采購工作多數情況下被作為財務工作一個組成部分,被設置在財務處或是資產處。如果該單位的政府采購規模不大,政府采購工作大多由財務人員兼職完成,專職做此項工作的人很少,單位領導以及工作人員本身對政府采購工作重視程度仍不夠高。該工作人員表示,實行政府采購職業資格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對從業人員起到激勵作用,不失為采購人員重獲職業歸屬感、穩定采購隊伍的有效途徑。“剛剛入行的年輕人也能通過資格考試,在工作中設定發展的方向和學習目標,工作勁頭應該會很不一樣。”該工作人員說。
“政府采購誰干都行”的看法普遍存在
事實上,各地對建立政府采購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的探索很早就有開展。
早在2003年,江蘇省就制定了采購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辦法,引入職業資格管理。而深圳在修改特區政府采購條例時,通過將推行采購官制度寫入條例,力求對政府采購從業人員實行專業化和職業化管理。湖北省2009年出臺的政府采購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對從業人員實行持證上崗和職業考核。作為中央試點的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在2004年開展政府采購職業化探索,成立全國首家政府采購理論與實踐研究(合作)基地,開設全國第一個面向社會的政府采購在職研究生班,該區政府采購中心大部分員工具有聯合國ITC注冊采購師和高級采購師資格。
然而這些探索和試水僅限于地方,并沒有形成全國范圍內的統一職稱考試。
“政府采購10年發展,在政策、實操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專業、細致,這要求采購人對法律、政策的把握以及政采業務的操作都有著更加專業的視角,而對于政府采購職業資格制度的呼吁實質上也是政府采購職業化管理的要求。”國際關系學院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所副所長羌建新表示。
多數采購人認為,通過對采購人員職業資格的管理有利于打造一支規范化、專業化的采購隊伍。“‘政府采購工作誰干都行’的想法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普遍存在的。無論其技術參數多么復雜、質量要求多么嚴格,大家都能參與政府采購操作,技能水平高的人員可以操作,不具備相關技能的人員也可以參與招標。而事實上,一旦讓那些采購技能低下的人員從事了他們不能‘勝任’的業務操作,肯定會影響到招標采購操作的質量和效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府采購工作人員表示。
“在實際工作中,不少行業都運用高級、中級、初級職稱來衡量其從業人員具備的專業技術水平,而隨著《政府采購法》的深入實施,像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這樣專門機構并配備專職從事于采購操作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多,如何避免采購人員素質技能水平的參差不齊,規范采購操作行為,提高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果,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是我們從培養專業采購人才方面呼吁職業資格制度的考慮。”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采購評審處處長郝愛民說道,若把技能資格同其操作崗位,甚至與職稱、工資級別等掛起鉤來,會進一步激勵采購工作人員自覺提高自身操作技能。
設專職機構配專職人員 統一組織分級管理
“一張資格證書,如何能保證它的權威性,而不是流于形式?”也有部分采購人對此產生擔憂。
對此,郝愛民認為,實行政府采購職業資格管理的基本前提是設立政府采購專職機構、配備專職人員,以及全國統一的組織實施機構。她建議,職業資格應區分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起點標準,更像是入行門檻。只有具備了政府采購這個職業所需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人員并通過一定的專業知識考試,才能獲得從業資格。而執業資格是被承認具有對某些文件簽字的權力,且要負法律責任。是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技術工作實行的準入控制,是專業技術人員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種專業技術工作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準,必須通過考試取得。”郝愛民說。
羌建新認為,對采購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進行分級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并將資質、權利、責任三者有機結合。“這樣所有采購人員的技能高低就會十分清楚。采購人在具體采購工作中,對一些專業技能較好、取得某一級別資格認證的采購人員就可以‘委以重任’,讓其專門從事技能比較重要的采購崗位,對一些技術要求高、質量要求嚴的采購項目,也可以直接交給那些有相應資格能力的人員去負責采購。把技能資格與操作崗位直接掛鉤,發揮特長的同時明確其權責。”羌建新說,對于政府采購職業資格管理應當包含對采購人員的執業范圍與權限、資格晉升及淘汰、后續教育及培訓等主要內容的明確,以避免職業資格流于形式。
此外,國外也有相關經驗值得借鑒。據了解,美國擁有一支由采購專家、采購官員組成的龐大的專業采購隊伍,形成了一套政府采購官員的選拔、培訓的程序和規則。美國政府采購人員有三種類型:一是合同官員;二是采購官員;三是采購經辦人員。對政府采購人員的培訓管理,實行培訓上崗制度和認證制度。政府采購人員資格認證的機構有:公共采購認證理事會、全國采購管理協會、全國合同管理協會、后勤師協會。美國政府采購人員的資格認證名目繁多,不同的資格認證由不同的行業協會考核認定。“美國采購官考試除了專業知識考試,對從業經歷、以往承擔過的采購業績更為看重。”郝愛民說。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