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三公”少花1.1億 公車支出占總額3/4
北京去年“三公”少花1.1億 公車支出占總額3/4
北京去年“三公經費”少花1.1億
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為10.1億元;因公出國費用和公車費用減少,公車支出占三公支出總額3/4
昨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繼續召開。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北京市2012年市級決算草案的報告》、《關于北京市2012年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關于北京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上半年執行情況的報告》和《關于北京市2013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新京報訊 去年,北京市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為10.1億元,比預算額11.2億元減少了1.1億元。總體來看,公車支出占三公支出總額的3/4。
昨日,北京市財政局局長楊曉超向市人大常委會做了《關于北京市2012年市級決算草案的報告》。
因公出國1.6億,公務接待0.9億
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1.6億元,低于預算的1.8億元。楊曉超表示,主要是強化了因公出國管理,嚴格審核、控制出國天數及人數,使因公出國費用減少。
公務接待費用0.9億元,與預算額持平。
公務用車費用7.6億元,低于預算的8.5億元。其中車輛購置費2億元,運行維護費5.6億元。楊曉超稱,為了緩解北京交通擁堵、改善大氣環境,嚴格控制公務用車使用,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進一步降低。
盡管2012年的決算比預算減少了1.1億元,但從縱向來看,2011年北京的“三公經費”實際支出為8.64億元。這意味著,2012年“三公經費”支出額度,比上一年增加了1.46億元。
去年市級公車比前年下降62輛
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韓杰稱,和2012年當年預算相比,“三公經費”的支出比預算下降了1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壓縮組團87個,出國人次減少508個。
在公務用車購置方面,購置費較2011年有所增加。據了解,2011年除了大型車輛外,北京公車僅增加了19輛,去年則明顯上升。
對此,韓杰表示,2011年黨政機關公車規范整頓管理,市級部門基本停止購置新車。2012年,按照新的購置要求,有些正常報廢更新,更新購置840多輛。
“北京從奧運會開始的這幾年,各單位車輛沒有太多更新,需求比較大。”韓杰表示,盡管新購車輛多,但總量比2011年有所下降。
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市級公車19553輛,2012年19491輛,下降62輛。
■ 追訪
三公經費口徑首次公開
今年的決算報告有哪些新特點?據韓杰介紹,此次新增了三公經費的口徑說明。
按照財政局的口徑,出國費用包括單位工作人員出國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和培訓費。公車費用包括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以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和安全獎勵費。
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照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包括外賓接待費用。而在上周公布的部委決算中,部分部門的外賓接待費用未納入此領域。在此前中央部委公布的決算報告中,部分部門也未將外賓接待費用納入公務接待費,北京此次則予以了明確。
韓杰表示,三公的口徑是一直這么操作的,但此前并未對公眾公開。對于外賓接待費用明確寫出,也是怕有些部門搞不清口徑,導致費用統計不清。
部門公開三公內容將更細化
韓杰表示,今年即將公開的近80個市級預算部門“三公經費”的內容會更加全面細化,市級部門在公開“三公經費”的同時要在核算口徑上做詳細說明,以及和去年對比的增減變化。
她說,原來可能只是報一個數字,但今年要求做具體解讀。比如因公出國(境)的經費,要具體說明支出內容,對于公務用車的購置,要給出具體支出部門的保有量是多少,有沒有新購置,每輛車的維護運營費是多少。
9部門公車維護費超311萬
昨日市審計局局長李穎津做的報告中提出,審計發現,2012年有32個部門超范圍、超標準列支項目資金9283萬元,有15個部門在項目間自行調劑使用資金1551萬元,有19個部門基本支出不規范,涉及資金3259萬元,有9個部門的“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超過預算311萬元。
審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擁軍表示,對于三公經費的監管,北京近年來一直在加強工作,但依然有壓縮的空間,今后將進一步推進。
■ 釋疑
“其他支出”是啥支出?
市財政局副局長韓杰表示,這些花費都是有具體名目的,否則不會批準
當前,各部門在預決算中往往都有一項支出,名為“其他支出”。
從北京昨日公布的數據看,絕大多數部門都有此一項,比如在2012年市級財政預算支出決算(明細)中,市發改委“其他發展與改革事務支出”5.58億元;市教委各種教育支出之后,還有“其他教育支出”28.37億元。
“其他支出”到底是啥支出?以市教委為例,其教育支出已經包含了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類教育,為何還有這么高的其他教育支出?對此,韓杰解釋,其他支出是一些無法列清具體項目的支出,比如一所學校有初中和高中部,學校修一個塑膠跑道,這筆支出,可能就會納入“其他支出”。
韓杰表示,盡管列入了“其他支出”,但這些錢的花費都是有具體名目的,否則不會批準,不存在亂花錢的問題,當前北京各部門的“其他支出”是比較合理的。
■ 發布
近80市級部門決算8月中下旬公開
據韓杰介紹,按照程序,北京的市級部門2012年決算將在8月中下旬公開,此次公開的范圍,將從去年的58個部門擴大到近80個部門。這近80個部門中除了涉密單位外,其他將全部公開,且部門公開的時間會統一在同一天。
市財政局將在人大常委會批準決算報告之日起20天之內,批復各個部門的部門決算。批復部門決算后20個工作日內,各部門通過網站、公告等形式,將部門決算向社會公開。同時,公開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部門情況等內容,同時還將對部門年度收支情況做出總體說明。
韓杰表示,由于每個部門的職能不同,公開的內容可能不一樣,但是市財政局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細化、具體。
■ 焦點
首次公布國企利潤上繳數據
利潤收入26.4億元;從支出看這些錢基本都返還給了企業
昨日的決算報告首次公布了北京的國企利潤上繳數據。2012年市級國有資本經營總收入68.5億元。其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0.3億元,完成預算的150.5%,利潤收入26.4億元,完成預算的132.2%。市級國有資本經營總支出62.3億元,完成預算的129.1%;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支相抵,結轉下年使用6.2億元。
從具體行業看,上繳利潤過億元的行業有7個,包括機械企業利潤收入6.42億元,投資服務業企業4.42億元,房地產企業2.58億元,鋼鐵企業2.48億元,貿易企業2.12億元,建材企業2.1億元,電力企業1.99億元。
但從支出看,這些錢基本都返還給了企業,而北京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范圍的涉及一級企業49戶。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學兵表示,國企這么大的盤子,才上繳了20多億元的利潤,而這些錢又全部返還給了國企,這說明國企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蔣彥鑫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