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回應二代身份證“天生缺陷”
公安部回應二代身份證“天生缺陷”
公安部回應二代身份證“天生缺陷”:加大打擊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違法犯罪 加快推進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鄒偉)針對媒體及群眾反映的二代身份證存在掛失后無法注銷等“天生缺陷”,以及互聯網上存在遺失、被盜身份證非法買賣等問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3日表示,一切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追究。公安機關將繼續加大打擊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并加快推進年初開始啟動的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采取多種措施保證居民身份證的安全可靠。
據介紹,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從2004年開始,公安部組織各地公安機關開展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工作。二代證采用非接觸式IC卡技術,具備視讀和機讀兩種功能,專用芯片采用數字防偽措施,具有較強的防偽性能。經過10余年的努力,全國累計制發二代證逾12億張。目前二代證已在社會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結合二代證的換發,公安部在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開展了多次身份證管理專項清理整治行動,較好解決了身份證重號問題;同時針對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違法犯罪活動組織開展了多次集中打擊行動,及時打掉了一批違法犯罪團伙。
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了公民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能進一步增強證件防偽性能,同時社會用證單位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人、證一致性認定,可以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證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目前,全國已有16000余個派出所啟動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到今年年底將在全國全面鋪開。廣大群眾有自愿提前換領身份證的,可到本人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身份證。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用證單位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責任,確認無誤后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用證單位不履行人、證一致性核對責任導致公民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督促相關用證單位切實落實身份證核驗責任。對于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違法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將發現一起,依法查處一起,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公安部正在推動建立全國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系統,有效解決身份證掛失申報問題。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