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倒賣了我的信息?!
誰倒賣了我的信息?!
剛報名考試,輔導班就“熱心”打來電話;剛生了寶寶,奶粉商第一時間“送問候”;剛有了車,保險開始不斷送“優惠”……個人信息泄露讓人們不勝煩惱。日前,北京警方通報“華夏國博”涉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案,收繳公民個人信息60余萬份。犯罪嫌疑人泄露信息數量之巨令人心驚。這些非法獲取的個人信息都面臨著被倒賣、濫用的危險。
重拳出擊打擊犯罪
針對日益猖獗的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公安部曾先后于2012年2月、12月和2013年2月,三次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打擊行動,均取得重大戰果。
近日,北京、河北、上海等20余地公安機關在公安部統一部署下,集中行動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截至目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213名,打掉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實施犯罪的團伙468個,查獲被盜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7億余條。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形勢依然嚴峻,一些不法分子頂風作案,不斷變換犯罪手法,利用非法獲取的信息肆意從事綁架拘禁、敲詐勒索、電信詐騙、非法調查等違法犯罪活動。特別是“滿天飛”的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民眾深惡痛絕。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安成表示,公安機關將始終保持對此類犯罪嚴打高壓態勢,繼續不間斷地組織打擊行動,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全民行動保護信息
為打擊防范信息詐騙,深圳市公安局率先在國內開通“反信息詐騙專職專線”,兩個月來,共接到群眾來電近3萬次,直接幫助來電群眾避免被騙2386人次。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李耀新透露,上海經信委正在起草的《上海市信息化條例》中已設定相應條款,對違反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規定的行為予以處罰。目前該條例草案已提交市法制辦,預計9月份提請市人大議審。
北京市自2007年開始實行《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并且加強了對電子商務的管理監督。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宋建武表示,只有增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立法明確規則,政府部門執法得當,才能夠有效改善我國目前網絡傳播狀況。
鏈接
解讀黑色利益鏈
出賣個人信息有4類人員:
● 私家偵探:通過買賣、交換等方式收集信息;
● 中介組織:按需要收集某一方面信息;
● 擔保公司:放貸及擔保時核實獲取相關者信息;
● 專業信息倒賣者:網上搜集信息加價賣給下家。
北京警方說,獲取和販賣個人信息犯罪成本低、市場需求大,目前已形成個人信息買賣的黑色利益鏈。上游將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提供給他人,中游在互聯網大肆出售信息牟利,下游則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敲詐勒索、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陸培法)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