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工作實際 提升服務能力
群眾路線怎么走
立足工作實際 提升服務能力
■ 鄧建成
如何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何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密切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當前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作為一名長期奮斗在政府采購工作戰線的工作人員,我認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最根本的就是要聯系自身的工作實際,把不斷提高政府采購工作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歸宿。
提高政府采購工作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要把傾聽意見、改進作風作為突破口。政府采購、特別是作為集中采購機構的政府采購中心,是連接買賣雙方的橋梁與紐帶,與所有的預算單位和來自四面八方的供應商相聯系;政府采購中心又是一個展現政府形象的窗口,各有關當事人的利益在這里交匯;政府采購中心還是一個非常開放卻又經常讓人感到很神秘、甚至讓人產生誤解的機構。政府采購聯系面廣、關系復雜、社會關注度高等的特點,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走出去、請進來,深入到采購單位、供應商中去,傾聽他們對政府采購工作的意見,改變一切與中央精神和政府采購服務對象不相符的作風;要把專家、學者請進來,強化采購業務培訓,提升政府采購隊伍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水平;加強政府采購的宣傳,提高政府采購工作的透明度,讓更多的人關心、理解和支持政府采購工作。
提高政府采購工作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要把建章立制、規范政府采購作為保障。政府采購是一項法律、法規要求嚴密,程序、規范要求高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法律糾紛、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政府采購法》頒布10多年來,雖然解決了一個無法可依的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至今沒有出臺,政府采購在制度建設上依然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因此,我們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在廣泛聽取采購單位和供應商意見的基礎上,“照鏡子、正衣冠”,建立和完善各項政府采購規章制度,尤其是要注意采購文件、需求編制、項目評審和項目實施監督與驗收等方面制度的規范建立和完善。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和紀檢監察對政府采購的監督,積極推動制訂本地區政府采購法實施細則的出臺,規范本地區的政府采購工作;大力推進電子化政府采購,用現代科技手段規范和保障政府采購的公開、透明。
提高政府采購工作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要把服務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別是預算執行作為衡量的主要標志。政府采購本質上就是政策性采購,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因此,政府采購工作者要跳出采購看采購,模范地執行國家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服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服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為預算又好又快地執行出力。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財力的不斷增強,政府采購預算在整個財政預算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其執行的快慢與好壞對整個財政預算執行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因此,政府采購要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被動執行的局面,超前謀劃、提前介入,從政府采購項目庫的建立、預算編制、采購計劃安排、采購過程組織、采購項目跟蹤問效等方面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使納稅人的錢花得物有所值。唯有如此,政府采購工作才有可能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才有可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作者單位: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