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醫藥體制最大問題是管得太多
發改委官員:醫藥體制最大問題是管得太多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劍英13日在第二屆中藥戰略大品種培育與研究學術研討會上透露,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藥品價格改革的方案,離政策形成還有一定時間。但總體遵循的思路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
“現在醫藥體制最大的問題是政府監管者管得太多。”他指出,政府既要管選擇什么藥品進入醫保目錄,還要管醫院對藥品的使用。政府管制過多會抑制購銷主體的積極性,所以在藥品價格形成中和藥品生產過程中,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的利益與政府目標出現不符。在博弈中,政府力不從心,辦法不多。要想實現政府調控目標,以及多方利益協調,需要從建立完善市場的角度思考改革問題,從市場經濟角度思考改革問題。
他認為,藥品價格管理中,關鍵是藥品交易價格應由市場形成,價格是基于市場競爭形成的,與醫保支付價格密切相關。“現在藥品招標采購最大問題,未實現商業化運作、未采用價量掛鉤,沒實現招采合一。所以出現的藥品價格不合理、不真實。”
郭劍英透露,藥品價格改革的思路包括:
一是在最高限價控制方面采取措施。從治療費用角度限定標準,在不突破治療費用標準前提下,取消對相關品種的具體最高定價限制。在治療費用控制前提下,市場價由企業根據市場生產等變化自主設計。
二是在價格管理上,特別是藥品零售售價上,取消最高價限定。目的是鼓勵低價藥品生產,也許未來這些藥品價格有上漲,但從總的費用控制角度講,多使用低價藥有利于總體費用負擔減輕。
三是研究新政代替以前評審方法,如何在價格方面促進中成藥研發創新與產品質量升級。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