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機票定價將逐步放開上限
民航局:機票定價將逐步放開上限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昨日,在“201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民航局提出,將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放開國內機票浮動上限。此前,受限多年的機票價格下限已率先被取消。隨著民航局有意放手,松綁后的機票價格將更貼近市場。
民航局表示,將逐步放開國內航線運價浮動的上限,過渡到除極少數社會公益性突出的航線外,絕大多數航線實行市場調節。同時,進一步完善機場、空管收費政策,根據資源條件和供求關系實行不同的收費標準,為航空企業實施差異化戰略提供更大空間。
據了解,1992年以前我國機票完全由政府定價,隨著行業發展,到2004年4月,監管部門對國內航線的票價進行放開,規定航空公司執行的國內航線票價水平,上浮不得超過基準價(全價)的25%,下浮不超過45%,在這一范圍內則絕大部分由航企自主定價。
對于民航局欲將上限和下限均放開的設想,民航專家王疆民表示,“如果未來全面放開,則航空公司可以根據客流、成本等相關情況進行自主定價,畢竟現在執行的價格政策還是幾年前核算制定的,但隨著航油以及人力等均大幅提價,讓航空公司背負不小壓力。不僅如此,航企還可以實施差異化服務,為有需求的旅客推出價高但服務更周到的機票產品”。
更重要的是,這也顯示出民航局進一步將定價權交換給企業和市場的決心,此舉有利于建立更為公平、競爭有序的民航市場。
不過,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謝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放開價格上限還需要逐步完成,因為如果在一些獨飛航線上過早放開,航企很可能依仗壟斷地位定高價,從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另外,即使未來機票定價完全市場化,政府部門還是會通過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監管,避免航企結成同盟哄抬機票價格。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