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購買服務成為“熱詞”
透過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看政采
編者按:
2月15日,湖南省第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閉幕,至此,全國31個省份的2014年地方兩會全部落幕。盤點目前已公布的2014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可知,八成省份提及政府購買服務,政府采購也被多個省市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盤點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購買服務成為“熱詞”
■ 本報記者 樂佳超
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是新時期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社會治理、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政府購買服務不僅成為2014年地方兩會各界熱議的話題,也頻繁出現在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據《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統計,至少有26份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政府購買服務,占所有省份的近八成。從中可以發現,今年政府購買服務將加速“落地”,而發展重點略有差異。
從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看,既有“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加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力度”等這類的簡單表述,也有不少省市對解決政府購買服務“怎么買”的問題所作的明確。例如,北京和山西提出將制定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機制;江西、湖北、貴州、江蘇等地提出將制定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的具體措施、目錄、細則或指導意見,江西還強調,要建立公平開放的公共服務購買制度。
解決好“買什么”的問題是政府購買服務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在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文化類服務的采購是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較多的一個重要購買方向。北京、山西、廣東、云南、新疆今年都提出,要擴大文化資助和文化采購;山西還將探索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機制,并在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逐步推行全員聘用制和崗位責任制。內蒙古則明確,將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政府采購目錄制度。此外,上海也提出,要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制度,推進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會化、專業化管理,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舉辦重大文化活動。
除了文化類服務的采購,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政府購買服務“買什么”也有著更多明確的指向。上海和浙江就較為詳細地列出了購買服務的試點,上海提出將擴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試點,把為老、助殘、濟困等服務項目納入購買目錄。浙江提出將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民辦醫療、民辦養老、民辦體育、民辦文化加快發展,而江蘇和甘肅則強調,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會購買。此外,山西、內蒙古、重慶、貴州都提出,將購買公益性崗位、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等,以促進就業,廣西還將購買服務與本地實際有了更緊密的結合,提出將探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參與扶貧開發,而吉林雖未明確提出具體項目,但也強調,將讓市場和社會組織承擔更多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購買服務的關聯性上,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也各有側重。內蒙古和四川將政府購買服務與促進社會組織自我完善和發展以及擴大社會參與,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引導力度聯系在了一起,江蘇和廣東更突出政府購買服務與政府職能轉變的關系,而重慶則是兩者兼顧。江蘇將政府購買服務作為“更多運用市場化、社會化、信息化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廣東將通過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完善政府向社會轉移職能制度;重慶提出將加強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建立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促進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從這些表述的差異中,也略可窺得各地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目前的發展現狀及各地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現階段差異化的發展重點,如廣東、江蘇等政府購買服務工作起步較早的省份,對此項工作的發展側重點,已從培育、扶持社會組織,轉向更好地發揮政府轉變職能的作用。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