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Linux操作系統離市場有多遠?
國產Linux操作系統離市場有多遠?
■ 本報記者 程紅琳 程志娟
有系統,沒市場?
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操作系統研發以政府計劃為主導,政府所屬研究機構為主要研發力量,完全依靠政府投資。這一模式帶來的一大弊端就是開發的產品與市場脫節。
原北京市平谷區信息中心一位親歷軟件正版化的工作人員陳國松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十多年前那輪政府對于國產Linux操作系統的推動。“2001年之后,國產Linux操作系統在北京市政府采購中標,當時我也曾前往采購單位參與Linux操作系統技術培訓。軟件不兼容是用戶普遍反映的問題。印象最深的是安裝國產Linux操作系統后,當時政府部門常用的OA辦公軟件(網絡版)打開后頁面顯示異常,無法使用。”
界面設計不美觀、系統操作方式缺少人性化設計是10年前國產Linux操作系統留給陳國松的最初印象。當時,在和陳國松一樣因為支持而使用國產操作系統的用戶看來,國產操作系統更像是一款實驗室產品。
一位熟悉早期國產Linux操作系統開發歷程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最初的國產Linux留給用戶這樣的印象與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操作系統研發以政府計劃為主導,政府所屬研究機構為主要研發力量,完全依靠政府投資有關。“這一研發模式帶來的一大弊端就是開發的產品與市場脫節。國產操作系統最初是由國家組織國有相關科研機構,按科技課題組織研發,并沒有作為商業項目來運作。同時,研發人員對操作系統的商品特性了解不深,也沒有成熟的市場運作經驗,因而在產品設計思想、開發管理和市場開發等方面都與現代市場經濟不相適應。”
2000年,時任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所長孫玉芳曾發文直指當時國產操作系統研發的弊端——未確立市場和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指導原則。
孫玉芳指出,國產Linux操作系統雖然在立項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中也對市場作了某種程度的分析,但這種分析主觀意念成分比較多;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才去尋找用戶,甚至求別人使用,十分被動;沒有和國內主流PC廠家結成互利而牢固的聯盟,造成“你攻你的關,我做我的市場”的局面,互不通氣,當然就形不成市場,只有一些零星用戶。沒有市場,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就難以為繼。
國產操作系統尋找可替代路徑
雖然市場切入點和商業模式均有所不同,但國產操作系統廠商都已紛紛走上了服務市場的道路。除了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產品外,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在市場開拓方面也逐步引入先進的商業模式。
來自用戶的“拍磚”和質疑讓一些國產操作系統廠商開始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但是,由于微軟較早地進入并已經占據國內PC機操作系統市場,國產操作系統廠商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市場的切入點在哪兒?一些國產操作系統廠商開始從服務器操作系統市場入手,尋找可替代路徑。
中標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標”)市場總監李震寧告訴記者,考慮到服務器操作系統主要是技術人員去管理且基本上是無界面操作,更易實現國產化替代,該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主要發力國內服務器操作系統市場,開發出的中標麒麟服務器操作系統已在政府、金融、交通等行業得到了深度的應用。“去年,中標在操作系統方面營收突破一億元,其中服務器操作系統銷售金額約占九成。同時,桌面操作系統我們也有所突破,開發了藏文、蒙文版本。和以往相比,我們在操作系統開發過程中,更突出服務。我們的技術人員在產品開發時會和用戶進行溝通,做好用戶需求對產品進行動態的調整。例如我們目前已經在桌面操作系統中安裝了sogo輸入法,這就是根據用戶需求改進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市場切入點和商業模式均有所不同,但國產操作系統廠商都已紛紛走上了服務市場的道路。
云南思普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思普”)董事長張龍告訴記者,早在2005年,他在東南亞做貿易的時候發現,全世界竟然沒有專門支持阿拉伯語版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尤其是服務器版本。于是在思普開發操作系統之初,就已經明確產品的市場定位。“2008年,思普操作系統通過鑒定后,我們就立刻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并先后在馬來西亞、伊朗、沙特及阿聯酋等地成立公司或代表處。此后,思普操作系統的銷售和服務覆蓋了22個阿拉伯國家,基本應用的是地域化和差異化的方式服務于當地的企業和有關部門。”
除了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產品外,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在市場開拓方面也逐步引入了先進的商業模式。眾所周知,圍繞操作系統有著龐大的生態系統或生態環境,因此需要操作系統廠商用更大的投入來構建其生態系統。目前,中標等一些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已經聯合了多家單位,開始了打造基礎軟件平臺的工作。
此外,價格問題也是國產操作系統在市場開拓過程中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記者了解到,相對于Windows的市場定價,國產操作系統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一些操作系統廠商如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Deepin甚至開發了免費的個人版提供給用戶下載使用,讓更多的用戶零成本體驗國產操作系統。
抓住國產化機遇
一些國產Linux操作系統廠商告訴記者,憑借前兩輪軟件正版化工作,國產Linux操作系統品牌關注度得以提升。但這一次國產化浪潮,讓更多操作系統廠商看到了國產Linux操作系統發展的曙光。
盡管微軟Windows、蘋果Mac OS X及在Linux領域為人熟悉的Red Hat Linux均以市場方式進行操作系統開發,但縱觀全球,完全以市場自發創新為主,沒有國家力量參與的操作系統開發模式,獲得成功的操作系統廠商屈指可數。
在采訪過程中,一些國產Linux操作系統廠商告訴記者,憑借前兩輪軟件正版化工作,國產Linux操作系統品牌關注度得以提升。但這一次國產化浪潮,讓更多操作系統廠商看到了國產Linux操作系統發展的曙光。“一直以來,我們主要以出售技術服務、保障企業生產環境、為企業提供適合自己業務的操作系統平臺為主。新一輪國產化浪潮讓我們看見了市場機遇。”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聞歡告訴記者。
事實上,斯諾登事件持續發酵以及年后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我國從政府、企業到普通用戶,都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政府采購層面,從今年3月14日起,有關中央國家機關便攜式計算機采購中,預裝國產電腦操作系統的,競標時將給予加2分。這一系列政策都給國產操作系統廠商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李震寧看來,目前的市場機遇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四化五建設”中,明確了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意味著今后勢必有大量行業要進行信息化建設,給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二是Windows XP生命周期結束,帶來了桌面產品的替代空間。三是國家層面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給國產操作系統提供了市場機遇。“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是盡快解決好用戶桌面應用問題,今年將在金融、醫療、教育等行業發力。”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