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支持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情況
中央財政支持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情況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努力增加文化投入,不斷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支持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2008年1月,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確定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其中,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繼續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體實行減免門票等優惠政策;博物館、紀念館按照市場化運作舉辦的特別(臨時)展覽,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門票價格。2011年1月,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明確美術館基本展覽實行免費參觀,對于少數特殊展覽,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低票價;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的基本內容包括公共空間設施場地的免費開放,以及與其職能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向群眾提供。
為支持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各級財政部門將相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中央財政自2008年起設立中央補助地方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地方博物館免費開放,鼓勵改善陳列布展和舉辦臨時展覽,支持重點博物館提升服務能力,對實行低票價的博物館和自行實行免費開放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省份給予獎勵,2008年至2014年累計安排資金173.8億元。自2011年起設立中央補助地方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專項資金,重點對中西部地區地市級以下(含)的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開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所需經費予以補助,對東部地區予以適當獎勵,2011年至2014年累計安排資金80億元。
為規范和加強中央補助地方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2013年,財政部印發了《中央補助地方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會同文化部印發了《中央補助地方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專項資金補助范圍和支出內容、補助標準、申報審批、管理與使用,監督與檢查等。
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供了便利條件,這一惠民政策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和社會的廣泛贊譽。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重溫歷史,開闊眼界;越來越多的人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的設施設備和文化資源,增長知識,感受文化。免費開放激發了人們的熱情,場館參觀、使用人數,以及舉辦活動的次數明顯增加:2013年,全國博物館參觀人數達7.47億人次,比2012年增加0.76億人次,增長11.33%;全國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4.92億人次,比2012年增加0.58億人次,增長13.36%;全國各級文化館(站)舉辦文藝活動、展覽、訓練班等活動共計129.32萬次,比2012年增加8.19萬次,增長6.76%。
今后,各級財政部門將繼續做好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經費保障工作,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并會同相關部門對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推動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工作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