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財政支持科技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優化科技投入結構方式 深化科技投入體制改革
——廈門財政支持科技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近年來,廈門財政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堅持優化科技投入結構,不斷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有力推動了廈門市科技事業發展。
一、規范資金管理,合理配置資源。近年出臺多個科技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專項資金的開支范圍和資金用途、各方責任和義務、專項資金申請撥付程序和撥付時間、預算編制和執行以及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建立起基本覆蓋各類科技專項資金管理的制度體系。科技資金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重心,重點支持廈門十大千億產業鏈(群)發展,主要支持重大產業化項目技術攻關項目、產業基地、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重點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海洋資源利用等領域。
二、投入方式多元化,資金撥付全程可控。近兩年,財政與科技等部門在科技與金融結合領域推出了與市場機制結合得更為緊密的科技扶持方式,以財政科技資金為引導,撬動銀行資金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組建了廈門市擔保有限公司科技擔保分公司,專門為廈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服務,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初創期企業。項目立項采取獨立第三方評審制度和網上公示制度,實施過程中每年至少現場監理一次,根據驗收結果確定項目尾款撥付。2014年初步建成財政資助項目管理系統,通過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聯合查重,為防止單位多頭申報、重復申報各類科技專項資金資助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三、推進績效管理,強化監督檢查。科技等部門預算中30%的項目資金納入事中、事后績效評價,由各部門組織實施績效評價,將科技資金的預算執行進度、經費開支范圍和經濟效益等指標納入考評體系,并將考評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建立項目執行和驗收過程中的經費監督檢查制度,并定期選取2-3個重大科技項目開展專項資金檢查。充分發揮審計和監察的監督作用,監察部門全程參與項目申報、評審論證、立項、監理和驗收過程。
通過科技資金的引導支持,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廈門各項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城市所研究報告,2013年廈門市在19個副省級(含)以上城市中,城市創新能力排名第8位。2013年廈門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9.2件,是全省的3.3倍、全國的2.3倍;全市高新術企業820家,占全省一半,實現工業總產值2162億元。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產業化基地、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擁有視聽通訊、鎢材料、軟件、半導體照明、電力電器、生物與新醫藥6個國家特色產業基地。財政科技資金在推動信息惠民、醫療衛生、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節能減排、文化教育等民生領域建設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