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法機關將有這些“大動作”
2015,政法機關將有這些“大動作”
新華網北京1月22日電 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直接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閉幕后,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信訪局等部門緊接著召開了各自系統會議,對2015年工作進行部署。記者分多路調查采訪,梳理出政法機關在新一年里的九項“大動作”。
【動作一:步入職務犯罪案件審判年】
2015年,各地查處的職務犯罪案件將陸續進入審判環節,職務犯罪案件審判任務將更加繁重。最高法院表示,法院將堅持依法從嚴懲處腐敗犯罪,該重判的要堅決重判,該判處財產刑的要堅決判處,對腐敗分子形成有力震懾。法院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關于嚴格懲治行賄犯罪的意見,積極提出立法建議,推動完善相關領域立法。
【記者點評】從治標到治本,反腐的根本出路在于法治。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老虎”“蒼蠅”被打,初步形成了“不敢腐”的局面;同時,也要兩頭抓、兩手硬,構建更為完善的懲防腐敗體系,進而實現“不能腐”“不想腐”。
【動作二:完善刑事冤假錯案申訴立案機制】
法院將完善刑事冤假錯案申訴立案機制,使確有錯誤的案件能及時順利進入再審程序。堅持依法糾錯原則,對冤假錯案堅持發現一起、糾正一起、問責一起。進一步完善復查和再審程序,必要時可以采取異地復查或異地再審。健全冤假錯案依法糾錯、賠償、補償和社會救助銜接機制,及時保障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
【記者點評】呼格吉勒圖被宣告無罪,彰顯了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心。司法機關要勇于面對冤假錯案,不能因為怕丑怕疼不敢揭傷疤;更要對糾錯機制的制度性失靈進行反思,從制度設計上更有效地避免冤假錯案發生。
【動作三:整合組建新“反貪總局”】
最高檢將調整職務犯罪偵查預防機構,整合組建新的“反貪污賄賂總局”,強化直接偵查、指揮協調、業務指導等工作,加強一線辦案力量,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據了解,新的反貪總局成立后,職能配置將更加科學,辦案力量將進一步增加,領導班子進一步配強,局長由一名副部級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兼任。
【記者點評】新的反貪總局從級別上強化了反貪部門的地位,有利于增強其開展反腐工作的獨立性,并在反腐敗工作中起到中樞、主導作用,有效協調各部門反腐力量,強化其辦大案要案職能。
【動作四:探索建立刑事申訴異地審查制度】
檢察機關將全面正確貫徹修改后的刑訴法,堅守防止冤假錯案底線,探索建立刑事申訴異地審查制度,健全冤錯案件發現受理、審查辦理、監督糾正等機制。
【記者點評】探索建立這項制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復查案件的承辦人員遠離各方面的壓力和影響,對申訴案件公正審查,依法作出申訴決定。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申訴人對復查機關的信任程度,減少重復申訴和越級申訴。
【動作五:全面實行打擊犯罪新機制】
公安部要求,全國公安機關要著力提升打擊犯罪能力。全面實行打擊犯罪新機制,將專業手段、警務保障、基礎信息等資源要素最大限度地向偵查破案聚焦,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準地辦好案、更好地控發案。
【記者點評】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平安的要求更高、期待更殷切。要維護平安,公安機關必須更加有力地防范和打擊違法犯罪,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筑牢平安根基。
【動作六:推動完善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政策制度】
按照公安部部署,各級公安機關將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加強社會矛盾源頭預防預警,堅持關口前移,積極推動落實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推動建立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和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機制,推動完善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政策制度。同時,加強矛盾糾紛常態排查化解,健全完善公安信訪工作機制,引導群眾運用理性方式表達訴求、通過法定程序維護權益,推動在法治軌道內解決涉法涉訴信訪問題。
【記者點評】維權是維穩的基礎,維穩的實質是維權。必須完善對維護群眾權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強化法治在化解矛盾中的權威地位,引導群眾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學會在法治軌道上解決利益訴求。
【動作七:積極推進戒毒醫療社會化】
過去一年,廢止勞教制度后續工作基本完成,全國絕大多數原勞教場所轉為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今年,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將積極推進戒毒醫療社會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擴大所內戒毒人員醫保覆蓋面等方式,解決醫療資源不足和醫療水平不高等問題。同時,進一步加強戒毒場所設施建設,探索依托戒毒場所建立戒毒科研基地。
【記者點評】原有的勞教職能轉向戒毒管理職能,絕不意味著簡單地“換個牌子”,而是要從工作理念、管理理念、工作方式方法和隊伍教育管理上轉變,在戒毒斷吸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幫助一朝失足的吸毒人員早日回歸社會。
【動作八:社區矯正工作全面推進】
目前,全國在冊社區服刑人員73.1萬人,其中2014年新接收43.1萬人,矯正期間重新犯罪率保持在0.2%左右的低水平。司法部表示,2015年將全面推進社區矯正,依法加強監督管理,切實做好社會適應性幫扶工作,同時健全完善刑滿釋放人員銜接制度,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安置幫教工作的機制和制度,促進刑滿釋放人員順利回歸社會。
【記者點評】社區矯正工作作為一項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對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發揮著重要作用。全面推進社區矯正,將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減少違法犯罪率,為維護社會穩定增加更多有利因素。
【動作九:變走訪為“網訪”】
2015年,全國信訪系統將進一步推行“陽光信訪”新模式,抓緊完善新的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嚴格規范網上信訪業務的受理辦理,使信訪群眾感到網上信訪好用管用,更多地變走訪為“網訪”。并打破傳統信訪工作模式的封閉性,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實行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督辦全過程公開。
【記者點評】推進網上信訪,既是大數據時代順應公民訴求劇增的需要,也是拓寬民意表達渠道的創新舉措。信訪渠道暢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構建公開透明的信訪投訴案件處理機制,有效解決問題、維護群眾權益。(記者陳菲、鄒偉、羅沙、崔清新)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