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斥責中介評估亂象:都被編成了笑話
李克強斥責中介評估亂象:都被編成了笑話
“現在要建一個項目評估環節實在太多了:環評、水評、能評、安評、震評、交評、災評、文評、雷評、氣評……這個評、那個評,一些地方的同志都把這些評估編成了笑話!” 李克強總理4月21日在國務院常務會上斥責中介評估亂象。
有些地方政府部門根本沒有那么多專業人員,都是外包給中介服務人員,進而從中收取中介費
此前在某省考察水利工程建設時,李克強曾詢問當地負責人,為什么錢撥下去了、地也批了,卻遲遲不開工?對方無奈地說,開工前需要幾十項評估,“沒有一兩年根本下不來”。
“他給我解釋了一下,有環境影響評價(環評)、水影響評價(水評)、能源評估(能評)、安全評價(安評)、交通影響評價(交評)、地質災害評估(災評)、地震安全性評價(震評)、文物影響評估(文評)、雷擊風險評估(雷評),還有氣象評估(氣評)……”總理一口氣列舉了一長串各類評估,會場頓時笑聲一片。
李克強說,必要的評估評價當然需要,比如環境評估、水評估、安全評估等等。但有些地方政府部門根本沒有那么多專業人員,都是外包給中介服務人員,進而從中收取中介費。
“在這方面,其實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做出了有益探索。比如:相關部門聯合辦公開展‘一條龍服務’,集中評估,并且在網上公開發布評估結果。”總理說,“這些探索正在形成有效經驗,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總結。”
有些中介機構,戴著政府的帽子,拿著市場的鞭子,收著企業的票子
當天常務會的其中一項議題是,清理規范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李克強就此說,目前,一些中介服務確實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形成了“對沖”。
“我到一些地方考察,有些企業反映,現在表面看起來審批項目是簡化了,但真要辦事,還需要經過層層的中介服務。有些中介機構戴著政府的帽子,拿著市場的鞭子,收著企業的票子!”總理痛斥道。
李克強說,這些不規范的行政審批中介機構,服務亂、收費高,既抬高了門檻,也擾亂了市場。他強調,今后要放寬中介機構的市場準入,按照競爭原則,讓市場主體對中介機構進行自主選擇。“我們要激發市場活力,一方面要進一步降低市場的準入門檻,另一方面,要堅決清理規范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
總理指出,清理規范中介服務也要注重放管結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要在遵循相關標準、嚴守安全要求的基礎上,推動政府與相關中介機構分設、人員分開、職能分離、財務分賬,堅決鏟除權力尋租。
“清理規范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環。”李克強說,“通過清理和規范,推動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促進政府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這也是在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臺。”(趙之林)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