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48家律所中標為政府提供法律服務
348家律所中標為政府提供法律服務
新京報訊 (記者李禹潼)記者近日了解到,北京市政府今年法律事務招標有所放寬,全市共有348家律所中標加入“北京政府采購法律服務供應商信息庫”,可以為政府提供法律服務,較去年擁有該資質的113家律所增長了三倍。
服務政府律所不應只求“大”
去年6月20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高子程向北京市人大遞交了一份《關于促請市財政局修正(2014)196號文使全市符合條件的律師均可依有關法規和市場規則投標政府采購項目的建議》。
高子程在建議書中提到,雖然大型律所更有利于組建服務團隊,但這并不排除占全市絕大多數的中小律所,同樣也能夠組建優質的律師團隊或派出同等專業且優秀的律師為政府服務。
日前,高子程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在2014年度政府法律服務招標過程中,因評分標準中律師事務所綜合實力的比重較大,一些有意愿為政府提供法律服務的中小型律所無緣中標。他認為,政府招標應完善評分標準,更注重服務能力而不是律所的規模,按市場規則選聘律師。
小律所受益新規可接“公家活”
根據北京市政府采購招標作出的新規定,為更好地推進政府購買服務,2015年的政府采購工作采取“寬進嚴管”模式,取消入圍律所數量限制。同時,改進評判條件,重視律師事務所“軟實力”。不設立從業人數、營業收入、場地面積等規模評價方面的分值,增加律師事務所專業化水平、獎勵榮譽、參加公益活動等綜合評分指標。
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全市共有145家律所參與競標,最終113家獲選,加之此前曾與政府簽訂有效服務合同的律所,共有179家律所納入政府采購供應商隊伍。而今年全市共382家律所參加競標,最終348家律所成為政府服務供應商。。
違規違法律所將入黑名單
財政局采購處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將對中標的律所加強管理,并且強化二次競爭,激活市場活力。針對50萬-200萬元之間法律項目,在定點范圍內通過競爭方式,由預算單位組織選定法律服務供應商;針對200萬元以上的項目,采取競爭性磋商的采購方式,由市政府采購中心負責組織采購。
標后管理階段,嚴格標后檢查考核,對于違法違規操作的律師事務所,給予處罰,嚴重的列入黑名單。同時,對預算單位政府采購定點服務的采購程序、監督檢查、資源共享等進行規范。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