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秘書長就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答記者問
發改委秘書長就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答記者問
8月21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和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就“最近國務院研究決定了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介紹了先關情況,并回答記者的提問。
[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 經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這對于加快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我把文件的主要內容向各位朋友作個簡要介紹。
國務院高度重視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的市場化改革,實行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把公共資源交易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要求,整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平臺,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按照國務院部署,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央編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資委等部門,在摸清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現狀的基礎上,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共同研究起草了這份文件。
《方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改革,強化創新,明確提出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目標:即在2016年6月底前,地方各級政府基本完成整合工作,2017年6月底前,在全國范圍形成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圍繞這一目標,《方案》確立了“一條主線、四個堅持、四個統一”的整合思路。
一條主線,就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法制化、規范化、透明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四個堅持,就是堅持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堅持公共服務、資源共享;堅持轉變職能、創新監管;堅持統籌推進、分類指導。 四個統一,就是要統一制度規則、統一信息共享、統一專家資源、統一服務平臺。
在具體措施方面,《方案》明確了四個方面四十多條措施。 一是有序整合資源。提出了整合平臺層級、整合信息系統、整合場所資源、整合專家資源等四個方面措施,推動分散資源之間的整合共享。二是統一交易規則。提出了完善管理規則、開展規則清理等兩方面措施,促進規則統一。三是完善運行機制。提出了推進信息公開共享、健全驗證互認機制、建立信用信息庫、強化平臺服務功能等措施,規范平臺運行。四是創新監管體制。提出了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健全協作配合機制、轉變監督方式等措施,提升監管效能。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統籌指導,開展試點示范。根據《方案》要求,提出貫徹落實的行動方案,分解工作任務,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確定責任部門。同時,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督導,確保政策落地生根。 謝謝大家。下面我愿就各位關心的問題進行回答。
[記者] 請問李秘書長。關于統一交易平臺方案中有哪些在簡政放權和其他激發市場活力方面的具體可執行的措施?請詳細介紹。
[李樸民] 工作方案提出要整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國有土地使用權和礦產權出讓,這樣四大類公共資源交易。這項工作,特別是這四個方面的公共資源的交易平臺的整合和建立都與許多市場主體密切相關,可以說涉及它們的切身利益。在起草工作方案過程中,在進行調研時發現,目前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反映比較集中的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參與公共資源交易被人為設置了許多沒有必要的障礙。二是企業應有的一些合法權利被剝奪。解決這兩個問題也是簡政放權應有之意。要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就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要求,著力通過制度建設、平臺搭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破地區封鎖、行業壟斷和限制市場的各種做法,構建起統一的平臺體系。
說到具體措施,重點介紹三個措施:一是開展規則清理、消除制度的羈絆。工作方案要求要堅決糾正一些地方違規出臺的一些“土政策”,對違法設置審批事項,以備案名義變相實施審批,干預交易主體自主權等方面的一些內容,也包括有些政策,要通過規則的清理,在制度上為企業讓路。
二是規范平臺服務,拆除辦事關卡。公共資源平臺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的定位,體現優化服務的要求。所以《工作方案》提出五個方面的“不得”,不得強制非公共資源項目的平臺交易,包括不得設置限制性條件等五個方面“不得”的規范性要求。提出來通過推進全國范圍內共享互認機制,實現參與交易的企業信息一個地方登記,處處認可的目標。這就可以簡化辦事程序,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引入競爭機制,優化競爭環境。工作方案要求轉變政府一手包辦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的傳統做法和思路,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交易系統等建設和運營,減少政府投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益。對那些已經運行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也要發揮競爭機制的作用,鼓勵進行跨區域的整合。同時積極創造條件探索交易主體跨區域自主選擇平臺,不斷優化平臺結構。通過這些具體措施,我們相信可以進一步地提升交易的便利化水平,為企業創造更加透明、公開、便捷的服務環境,讓市場主體少跑腿、好辦事。
[記者] 過去幾年各地陸續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一些整合,但也有人形容這種整合只是把各種交易場所放在一個大樓里面,并沒有形成真正的統一融合。接下來的改革中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李樸民] 工作方案提出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不是簡單的“新瓶裝老酒,簡單的搬個家”,而是要通過一系列措施起到化學反應,打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為此工作方案從交易規則、數據信息、專家資源等軟件入手,以電子信息手段為支撐,以制度機制建設為保障,著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的統一。剛才介紹了“四個統一”,通過“四個統一”解決剛才你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怎么樣使它發揮統一融合的化學反應。
一是統一制度規則。《方案》提出了“1+4”的制度框架,“1”總體方案,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全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管理辦法。“4”是在這個基礎上兼顧各行業、各個專業的特點,由各主管部門分別制定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產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這四類全國統一的交易規則。當然,目前主要是這四類,以后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對其他平臺要進行陸續地整合和統一。各地方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細則。這種有總有分的制度設計,有利于形成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的“一盤棋”。這是統一制度規則。
二是統一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是這次整合工作的核心。具體來說,《工作方案》的提出的像公共資源交易過程所形成的交易公告、資格審查、成交信息、立約信息、變更信息等全過程的交易信息,還包括相關的信用信息、監管信息這些是公共信息,實現集中統一公開共享。這樣既便于市場主體查詢、方便社會監督,也便于監管部門實施動態監管。這兩大類信息的每一類信息里包含不同的內容,一個交易信息、一個公共信息,實現集中統一、公開共享。
三是統一專家資源。專家是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的重要參與者,工作方案中提出要統一專業分類標準的基礎上,以省為范圍,整合本地區專家資源。在這個基礎上,推動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專家資源共享,推廣專家遠程異地評標和評審,從而為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提供優質的專家智力服務。
四是統一服務平臺。其中一個核心的內容是要統一網絡服務平臺,目的是要打造一個在全國范圍內互聯互通的公共資源交易生態系統,在這個統一平臺上市場主體可以不受行政區域的限制,選擇符合專業需求的交易平臺。市場主體可以從不同地區的一個端口進入,就可以查詢掌握和使用全國范圍內的信息和資源,從而使所有的公共資源交易納入全國統一的平臺體系,最終實現“平臺之外無交易”。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