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松綁樓市“限外令”
六部委松綁樓市“限外令”
外資在華房地產投資、購房限制被“松綁”。27日,住建部等六部委下發《關于調整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有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允許機構和個人在中國購房。對此,中房指數研究院院長陳晟表示,此舉對促進外企在華投資房地產有積極作用。但因外資占國內地產投資比例有限,此項政策對中國樓市影響有限。
記者注意到,《通知》規定,取消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辦理境內貸款、境外貸款、外匯借款結匯必須全部繳付注冊資本金的要求。并且,《通知》提出,境外機構在境內設立的分支、代表機構(經批準從事經營房地產的企業除外)和在境內工作、學習的境外個人可以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對于實施住房限購政策的城市,境外個人購房應當符合當地政策規定。
回顧過往,住建部聯合外匯管理局曾在2006年和2010年兩次出臺過“限外”政策。按照規定,境外個人在境內只能購買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在境內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但時過境遷,外資在華房地產投資限制松綁已成大勢。今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與商務部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在“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已經刪除了此前針對外商投資房地產的全部限制類條款。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就有消息說決策層正考慮取消樓市‘限外令’,放開外資購買房產限制。”陳晟說,不過當時猜測,對于一線城市而言,外資只可以購買商鋪、寫字樓等物業,普通住宅很可能仍將“限購”。而就昨日六部委松綁樓市“限外令”的情況來看,更為寬松,商品房也可以買。
但是,松綁“限外令”,對于中國樓市的影響不必過于樂觀。
取消“限外令”將促進外企在華投資房地產,對于中國樓市有一定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海外熱錢有外流預期的情況下,繼續限制外資投資中國房地產已經不合時宜。但是,“外資占國內地產投資比例有限,此項政策對中國樓市影響有限。”陳晟說。
對此,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也認為,外資購房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幾個熱點二線城市,而現在這類城市的房價已經很高,短期內升值空間小,投資回報率在降低,即使“限外令”放開也不會出現大規模外資買房。
“我們認為,整個來看中國樓市,正處于筑底回暖階段,主要還是依靠中國國內企業投資。”陳晟說。
陳晟表示,雖然一線城市房價已出現反彈,但包括鄂爾多斯、溫州等地的去庫存還是非常困難。7月份各線城市房價分化仍然明顯。陳晟說,目前整體的宏觀經濟還是比較困難的,房地產的投資增速目前不到5%,甚至拖累了GDP的增速,因此開發商下半年還要繼續堅定的開工和拿地的信心。
“這種分化情況會更劇烈,但是整體回暖和好轉態勢已經確定,有可能比去年要好,與前年差不多這種狀態。”陳晟說。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