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審議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試點方案 鼓勵藥品創新
人大審議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試點方案 鼓勵藥品創新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分組審議了國家食藥監總局提出的《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和藥品注冊分類改革試點方案》。多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應明確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和藥品注冊分類改革的試點區域,以及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中關于“一致性”的具體含義,并確保藥品上市許可和藥品生產許可相分離后藥品的研發機構和生產企業能夠各擔其責。業內人士指出,試點方案的提出,旨在鼓勵藥品創新、提升藥品質量,將極大地調動各方力量創新藥品的積極性,藥品創新活力將極大增強。
旨在鼓勵藥品創新
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表示,改革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是為了鼓勵藥品創新,提升藥品質量。
他解釋,目前藥品研發者不能申請注冊藥品,只能將研發成果轉讓給藥品生產企業,或者自行成立藥品生產企業以進行生產。這樣,既不利于調動研發者的積極性,不利于鼓勵藥品創新,又造成現有的藥企產能不能被充分利用,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
因此,《關于授權國務院開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和藥品注冊分類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決定》”)提出,授權國務院組織開展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試點,允許藥品研發機構和科研人員取得藥品批準文號,并授權國務院在化學藥品領域開展藥品注冊分類改革試點。
另外,有鑒于已經在國外上市但尚未在國內上市的藥品,今后在上市審批時將循仿制藥途徑審批而非新藥途徑審批,但這類藥品又沒有國家標準,因此,《決定》將針對這類藥品的審批標準,由現行《藥品管理法》規定的“仿已有國家標準的藥品”,暫時調整為“仿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藥品”。
藥品研發人員翹首以盼
之前我國的藥品批文都是和藥品工業企業資質綁定的,如果你是一個科研組織,研發出了某種新藥,要么賣給企業,要么投資建廠,沒有第三條路。賣給企業是一錘子買賣,很多科研人員不甘心,也不利于持續創新;而要投資建廠,其實有點浪費資源,因為中國制藥業目前硬件資源已經過剩了。
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此前曾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解釋此項改革的意義,“實行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使得我們的科研人員、科研機構在創新活動過程當中擁有產品的所有權,只要他擁有了所有權,就可以把這種產品變成資本,而不簡簡單單是商品。是資本,就可以入股,可以投資,也可以委托生產。這樣的話,使得創新的活力大大提升。”
恒瑞醫藥主管研發的副總經理張連山表示:“我們非常欣賞國家層面在藥品創新方面做出的重大改革,這對我國制藥創新環境是重大的改變,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很大,有利于促進國內制藥企業研發創新的積極性,對國內新藥的質量水平提升和上市速度預計都會有較大的意義。”
“當前中國本土的研發創新能力已經在很多領域都有大的突破,未來國家對藥物創新的鼓勵支持不能僅僅停留在直接的項目資金支持等粗淺層面,制定相關政策,讓企業能夠看到更加長遠的發展路徑和前景,讓各項環境更加透明,政策規劃更加明晰,是真正的研發企業最需要的內容。”一家藥企研發負責人張華說。(戴小河)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