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協議:政府采購章節中的“魔鬼細節”
詳解TPP協議下的政府采購②
TPP協議:政府采購章節中的“魔鬼細節”
TPP 的高度隱秘性一直是國際各方爭議的焦點。今年10月初,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在內的12個協議國在對“跨太平洋協議”(TPP)達成共識之際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其網站上公布了一份TPP官方概要,介紹了協議中30個章節的概要和特征。
然而,按照國際貿易文本的“魔鬼藏在細節中”原則,關鍵性內容只能在具體條款中獲得。在TPP政府采購方面,各國在談判時的目標便十分直接,即向TPP協議國合理開放采購市場,制定規則并確保采購過程的公平、透明與無歧視。這些目標在最新公布的長達6000頁的TPP全文中第十五章節,即政府采購章節中有著明確表示。
對公平、透明與無歧視原則的堅守
協議要求TPP協議國在進行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時,需平等對待其他成員國供應商。TPP政府采購章節條款15.4(1)對此的要求是:“在涉及有關采購所有內容與行為時,各協議國,包括各采購實體均需及時、無條件且平等對待其他協議國企業提供的貨物與服務,不能夠在采購活動中,對本國的貨物、服務及供應商與其他協議國的貨物、服務及供應商產生差別性待遇。”
為更好地完善政府采購市場平等互放內容,條款15.22還對各協議國需將本國政府采購市場開放給中小企業提出明確要求。同時要求協議國交換相關信息、數據及法律框架等內容,實施電子化招投標程序,強化政府在采購中的最優實踐能力,完成TPP協議中其他章節內容以及為采購市場準入(發布采購公告等)提供多語言環境。“協議國認同他們在合作中共同分享利益,通過了解各自政府采購體系并改善各自的政府采購市場,而不斷促進政府采購市場的自由化。”TPP協議中對此加以強調。
為了維護TPP所倡導的政府采購公平、透明與非歧視原則,TPP計劃設立一家用于維護各協議國的決策問責與透明度的獨立機構,確保對政府采購仲裁能有法定的質疑和審查渠道。當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決策提出質疑時,將由獨立機構專門審查。在已公布的TPP全文中,其政府采購章節條款15.23中明確,TPP將成立“政府采購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各協議國政府委派,負責監督采購過程。同時,協議國有權要求委員會解決采購合作爭端,促進中小企業參加政府采購活動,采取過渡性措施并深化采購協商與談判等事宜。
提供過渡性政策作為緩沖
在協議簽訂之前,一些國家也只是通過雙邊貿易協定將其政府采購市場開放給部分國家,比如美國通過簽署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FTA),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魯與新加坡互相開放政府采購市場;同時,因同屬于GPA締約方,為日本(當然也包括加拿大與新加坡)打開了美國的政府采購大門。這一系列協定為TPP政府采購章節的建立提供了模板。
當然,開放的采購市場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在TPP協議國中,越南與馬來西亞均非WTO《政府采購協定》(GPA)的締約方。換句話說,TPP將促使這兩個國家首度將政府采購市場開放給其他國家。這對于早已習慣將標的授予本地企業或中小企業的馬來西亞與越南來說是十分敏感的,尤其是馬來西亞一直傾向于選擇本土供應商,除非在本土企業無法供給時才會考慮其他渠道,這些傳統或將成為其他國家進入該國政府采購市場的阻礙。
對此,TPP政府采購章節條款15.5,明確對此類發展中國家可采取過渡性措施:“對于已與其他成員國簽訂雙邊協議的發展中國家,可以采納或保留以下一個或多個過渡性措施,在過渡期內遵循成員國計劃附錄15-A的J部分。過渡性措施包括a.一個價格優惠計劃,確保該計劃只在標的中包含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貨物或服務時,提供價格優惠;同時,確保計劃是透明的,并在采購公告中對價格優惠計劃及其在采購中的應用有明確說明;b.一個抵償交易,在采購公告中對抵償交易相關要求有明確說明;c.特定實體或行業的逐步引入;d.設置一個高于永久門檻價的門檻價。”
TPP爭議之源:有條件的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澳大利亞向其他成員國開放了聯邦政府采購市場(除機動車輛、政府律師及國防功能),但其只向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與秘魯開放了州與地區政府的采購準入。澳方強調若能與其他協議方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將繼續擴大準入范圍。
同時,采購準入并未覆蓋澳大利亞首都區域內的健康福利、教育、公用事業及機動車類采購,新南威爾士州的健康與福利、教育、機動車及交通建設方面的采購,昆士蘭地區健康與福利、教育、培訓、藝術、政府廣告及機動車方面的采購等。在澳洲,中央政府實體購買貨物與服務的準入門檻價為130000SDR及以上,工程服務類的準入門檻為5000000SDR及以上;次中央政府實體的貨物與服務類采購門檻價為355000SDR及以上,工程服務類采購門檻價同樣為5000000SDR及以上;對于其他實體(如監管機構),其采購貨物與服務的準入門檻為400000SDR及一上,工程服務類同樣為5000000SDR及以上。
在TPP全文未公布之前,澳洲政府強調要確保政府采購供應商的非歧視性待遇,將為成員國企業提供平等的市場準入。“在政府采購方面,TPP條款重點強調程序的公平、透明與非歧視原則。這將有利于提高澳大利亞供應商在其他11個成員國政府采購貿易中的中標機會。” 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部官員此前表示。
“對于建筑工程的人們來說,TPP協議的達成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消息。然而事實卻是,TPP對工程類采購的跨境開放產生的影響不會達到預期。”華盛頓的國際貿易律師Gary Horlick補充道,對于政府采購這塊誘人的餡餅,沒有政府會愿意輕易放手給別人。“幾乎所有的國際采購協議都是零碎的,‘如果你開放這部分市場,我也開放這部分。’各國在談判中也只是憑借如此條件與對方討價還價,然而,沒有國家有膽量提出‘假如你開放所有的采購市場,我也開放我全部的采購市場。’”
這種情形同樣發生在TPP協議的談判中,雖然TPP協議的達成旨在促使國際政府采購市場的自由流通,但這種開放卻無法觸及這一市場的方方面面。在最新公布的TPP全文中,仍允許協議國政府保留該國某些領域的市場開放。比如,加拿大政府就表示他們將保留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權利與義務,并更傾向于為本地企業提供更多機會。但TPP協議中,有關采購貿易的各項限制性條款可能會讓建筑工程類企業大失所望,這也將在十二個協議國間產生巨大的貿易壁壘。
(朱穎編譯)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