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
建立社區基金會、推進政府項目采購、放大品牌服務效應
普陀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
■汪英姿
近年,普陀區注重社會組織發展與民生服務相結合,通過建立社區基金會、推進政府項目采購,放大品牌服務效應,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有效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發揮社區基金會的對接作用。普陀區委“1+6”文件確定把社區基金會與居民自治和社區共治相結合,由政府鼓勵、財政支持、社會捐贈,引導多方資金共同參與成立社區基金會。然后通過社區基金會對接社區需求和社會組織培育孵化,為社會組織發展提供更多資金和項目支持。社區基金會的公益項目要通過社區代表會議和社區委員會,充分聽取社區各方建議和意見,確保公益項目符合社區需求。去年8月,桃浦鎮率先成立上海首家鄉鎮社區基金會,由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楊兆順任會長。桃浦鎮基金會前身為桃浦社區扶貧濟困互助中心,中心募集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款1500多萬元,去年互助中心用于助醫、助老、濟困、助殘等15815人次,幫困助學4516人次。2016年,全區其他街道、鎮社區基金會也將相繼成立。區域黨建聯席會議民生服務專委會將社區基金會作為黨建共建聯建項目,將各社區單位的需求和愿望結合在社區發展的同一價值觀上,形成合力參與社區共治。
推進建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普陀區將符合社區治理和群眾需要的生活服務、公益慈善、文體活動、專業調處等社區服務內容,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將符合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納入承接政府購買社區服務的社會組織指導目錄,優先推薦。街鎮定期開展社區需求排摸,通過項目購買、項目補貼、項目獎勵和公益創投等方式,推動社會組織服務供給與社區需求對接。石泉街道在來滬人員管理方面,通過項目的形式,引入社會組織洄瀾心理咨詢中心參與社會治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2016年,全區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計劃總額1900萬元,其中基本公共服務約占60%;社會管理服務約占22%。
打造品牌放大社會效應。以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創建市區黨建陣地示范窗口、文明單位、巾幗文明崗等豐富的活動載體,引導社會組織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展示行業風采,打造精品項目,樹立品牌形象。長壽鄰里中心培育孵化了上海長壽敬老志愿者指導中心和上海剪愛公益發展中心等優秀社會組織。上海長壽敬老志愿者指導中心“養老小秘書項目”獲得國家民政部立項支持;上海剪愛公益發展中心關注老年人失智問題,把預防老年癡呆和傳承剪紙文化相結合,憑借“盒子的公益夢想”,獲得“2015年度上海十大青年公益創投項目”支持。曹楊新村樂活家園通過資源整合、項目合作方式廣泛集聚各類社會組織,打造了“夕陽圓夢”“我是勞模”公益教室等服務品牌。此外,在為老服務、幫困助殘、青少年教育、糾紛解決等涉及社區、民生服務領域,還涌現了一批比較有影響力的社會組織。上海奇翔兒童發展中心關注自閉癥兒童成長;上海悅苗殘疾人寄養園為智障青少年、殘疾人提供專業療育和養護;上海普陀區青創社會服務中心“612星球”咖啡館搭建青年綜合服務平臺;上海華大心理應用心理研究院積極提供心理干預公益服務;阿特媽媽少兒新銳藝術發展中心以公益活動促進社區青少年文化藝術培養;普陀區人民調解協會參與解決動拆遷矛盾、交通事故、治安、勞動爭議、醫患等糾紛優勢明顯。目前,甘泉、長壽、真如3家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聯合黨總支、普陀區創業者協會、上海悅苗殘疾人寄養園2家樞紐型社會組織黨支部獲評上海市社會組織五星級黨組織。多家社會組織通過黨建帶群建,被評為上海市巾幗文明崗,上海市文明單位。
目前,普陀區登記的社會組織500余家,每萬名戶籍人口擁有社會組織數量達到6個。社會組織建立黨委1個,黨總支9個,獨立黨支部72個,聯合黨支部18個,覆蓋158個社會組織。全區現有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員45名。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