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控煙令一周年:百萬罰單熄不滅一根煙
“史上最嚴”控煙令一周年:百萬罰單熄不滅一根煙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于子茹)北京“史上最嚴”控煙令實施已一年,截至4月底,對違規單位和個人罰款共112.5萬元,執法之嚴,可見一斑。
然而,一些公共場所仍是控煙重災區。例如,在酒吧、夜總會、餐廳等公共場所,老板擔心生意受影響,對抽煙的行為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少群眾也覺得制止他人抽煙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選擇放棄行使監督權。
截至目前,我國有16個大中城市立法控煙,其中,北京、深圳、長春等市出臺的控煙條例被輿論稱為“史上最嚴控煙令”。雖然這種“最嚴”顯示了城市決策者、立法者控煙的決心,但距離公共場所無煙,仍有距離。
“執行難”問題暴露無疑。
在回答為何北京寫字樓和網吧成為禁煙“死角”時,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王本進表示,有的寫字樓是大物業管,有些是分到承租戶管理,管理中可能存在漏洞;網吧則分散在社區、街道、居民樓中,其控煙責任屬于屬地社區街道,需要各個社區街道加強日常管理。由此可見,監管難是“禁煙令”遭遇執行難的一大重要因素。
其實,這也是政策落地遇到“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通病。政府的行政資源是有限的,控煙工作僅靠某個部門的努力遠遠不夠,指望出臺個“條例”“規定”就能“畢其功于一役”也是不現實的。控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不僅要靠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更要調動起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每個人的積極參與。
店主不敢監管“上帝”,下屬不敢監管上司,歸根到底,還是思維慣性導致的認知錯位。他們的心態不難揣摩——吸不吸煙,是別人的自由,阻止對方可能會“生事”,忍受對方,只是吸幾口二手煙罷了。殊不知,在公共場所抽煙,已是一種“違法”行為。
當然,公共觀念的改變,還要靠輿論長期導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改變公眾的吸煙觀、監煙觀,關乎控煙戰役的成敗。
正如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宜群所言,政府控煙立法是重要的一步,接下來的執法和公眾參與更為重要,相關部門在繼續保持嚴格執法的同時,多多發動群眾參與控煙行動,尤其是大力發動群眾舉報吸煙現象,才能讓控煙法規進一步落地生根。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