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GDP核算方法 去年經濟總量增八千多億
中國改革GDP核算方法 去年經濟總量增八千多億
研發支出修訂為固定資本形成有助于更好反映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本報北京7月5日電 (記者陸婭楠)國家統計局5日公告,國民經濟統計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并據此修訂了1952年以來的GDP數據。改革后,2015年GDP總量增加8798億元,增加幅度為1.30%;GDP實際增速則提高0.04個百分點。
“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我們已對1992年一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的GDP數據進行了重新修訂。從今年一季度的修訂結果看,GDP總量增加1.3%左右;GDP增速變化幅度只有0.04%左右。二季度我們將繼續使用新的核算方法。”國家統計局核算司司長程子林說。
2009年,聯合國、OECD、世界銀行等五大國際組織聯合頒布了新的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國民賬戶體系2008》。其中,研發支出資本化是新國際標準的重要修訂內容之一。新的核算方法將能夠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發支出由原來作為中間消耗,修訂作為固定資本形成,體現了研發成果所具有的固定資產的本質屬性,即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生產活動中不斷得到使用,持續發揮作用。
“新的核算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從而激勵研發投入,推動創新發展。”程子林說。
此外,改革還有利于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數據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客觀上要求我們盡快實施新國際標準,以提高核算數據的國際可比性。”程子林說。
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對我國GDP總量、速度、結構等指標均有一定影響。
其一,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我國各年GDP總量相應增加。從近十年的數據來看,改革后各年GDP總量的增加幅度呈上升趨勢,年平均增加幅度為1.06%。
其二,改革后,由于歷年的GDP總量均有所增加,因此對GDP增速的影響較小。從近十年的數據來看,改革后GDP增速年均提高0.06個百分點。
其三,改革后,我國產業結構有所變化。如2015年,我國三次產業比例由原來的9.0∶40.5∶50.5,修訂為8.9∶40.9∶50.2,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略有提高,第一、第三產業占比略有下降。
其四,改革后,GDP最終使用結構有所變化。如2015年,最終消費支出減少766億元,資本形成總額增加9564億元;而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別為51.6%、45.0%和3.4%,分別比改革前變化-0.77、0.82和-0.04個百分點。
據介紹,我國GDP核算實行分級核算的體制,即各省(區、市)的GDP數據由各省(區、市)統計局核算。這次推出的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暫在國家層面實施。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