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對外投資猛增近六成 三因素助企業走出去
上半年對外投資猛增近六成 三因素助企業走出去
商務部19日發布對外投資數據顯示,1至6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的4797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802.8億元人民幣(折合888.6億美元,同比增長58.7%)。6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1001.7億元人民幣(折合153.4億美元,同比增長44.9%)。截至6月底,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6.2萬億元人民幣(折合9519億美元)。
“從我們的觀察來看,今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增長確實很迅猛,前四個月差不多就已經是去年全年的總和。”孖士打律師行合伙人、中國業務主管羅婉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具體來看,收購的地區以北美洲和歐洲為主,行業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領域。“中國經濟正在從出口帶動轉向更加重視消費,同時整個工業結構也處于升級的過程中,所以看到很多中國企業收購歐美高科技公司的案例。此外,金融服務、環保、房地產等也是熱門的收購行業。”她說。
從收購主體來看,羅婉文表示,國有企業在海外并購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和專業知識,收購以能源礦產為主。近些年,民營企業也開始了海外收購,用收購方式為公司增加價值,起步比較晚,相對來說項目和金額沒有國有企業那么多,不過目標多元化一些,傾向于購買品牌、科技等。近期,還有一個新的趨勢,就是企業和私募基金聯手收購的案例越來越多。
在她看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增長迅猛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仍然存在。二是國內經濟增速趨緩之后,擴大國內市場的難度加大,優質的目標資產也在減少,因此很多資金雄厚的公司會去海外尋找優質資產。三是國內政策的扶持,“一帶一路”等戰略也帶來更多機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認為,企業開展國際投資合作,包括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外企業到中國投資,大體上受三個因素影響:首先是因為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其次是市場因素,其中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比如今年以來就有一些短期因素,包括匯率、金融等。第三是政策因素。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