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國 穩步扎實推進
全面依法治國 穩步扎實推進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典出儒家經典《孟子·離婁章句上》,是說做任何事都要遵從法則規范。治國亦是同理。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
從1月最高人民法院新任法官舉行憲法宣誓,到12月聶樹斌案沉冤22年終獲昭雪……2016年,中國穩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在立法、執法和司法改革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立法先行逐步完善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立法先行,樹立法律權威。今年3月,中國首部慈善法公布,并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歷經11年磨礪才終于落地的法律,被看做是中國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體現了中國法治的進步。
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近期民法總則草案第三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標志著中國的民事法律體系日趨成熟和完善。從民法通則到民法總則,升級的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時代。
此外,今年初開始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等等,都是在完善法律體系、保障民眾利益。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習近平強調,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根本途徑。2016年,這些重要法典法條的確立、審議以及實施,彰顯了中國在完善立法上的堅定信心。
執法為民不負重托
依法治國,是要讓人民的生活更有安全感;執法為民,是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這一年,中國在眾多與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上,持續加大執法整治力度。
8月,山東女大學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后猝死,7天后,山東警方即宣布案件告破,伸張了正義。今年1至11月,全國共破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9.3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5.2萬人,同比均成倍增長。
民眾對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十分關切。今年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加大力度,偵破此類案件18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00余人,查獲各類公民個人信息300余億條。
這一年,各類執法為民的案例,不勝枚舉。
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強調,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執法活動、每一起案件辦理中都能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回顧這一年的執法答卷,對于民眾期待的確“不負所托”。
司法改革攻堅有成
年初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指出,2016年是中國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攻堅之年。而今看,這一年的攻堅卓有成效。
頂層設計更加密集完善。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11次會議,其中8次涉及司法體制改革議題,審議通過《關于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的意見》《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等司法改革文件。
多項改革落實有序。年初,13個省份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為第3批試點,啟動完善司法責任制等4項改革;4月,全國50家試點法院全部完成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10月,《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印發;12月,中辦、國辦印發《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
這一年,隨著司法改革的不斷深入,權責愈加明晰,監督更為有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
未來,中國全面依法治國的前景更加令人期待。
(李 貞)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