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捷:PPP落地欲速則不達 準備充分才能實施順利
肖捷:PPP落地欲速則不達 準備充分才能實施順利
3月7日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肖捷、部長助理戴柏華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澎湃新聞記者:我注意到經過三年的探索,PPP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但它在推進和落地中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落地率不高,請問您對此怎么看?未來又將拿出哪些新的舉措推進PPP項目落地,以及加強項目管理?謝謝。
肖捷:關于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也就是英文縮寫的“PPP”的問題,現在確實很熱。對于有媒體報道的有關PPP項目落地率低的問題,這里我想做一些簡要的說明。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PPP在中國還處于探索階段。客觀上,各方面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個過程。隨著各項工作的推進,我們國家PPP項目的落地周期已經開始縮短,落地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從財政部示范項目落地的情況看,第一批示范項目的平均落地周期大約是15個月,也就是一年零一個季度。第三批示范項目的平均落地周期已經減少到11個月,也就是說,第三批和第一批相比,落地的周期已經縮短了4個月。
其次,我們也要看到,PPP項目普遍資金規模比較大,涉及領域也比較廣,同時專業性也很強,如果前期準備、論證不充分,會給項目后續帶來不良影響。同時,有關PPP項目的信息發布后,社會資本也要有一個適應期和響應期,這些都需要時間。中國有一句老話,在座的記者朋友們可能都耳熟能詳,叫做欲速則不達。PPP項目只有前期的準備充分了,后期的實施才能更加順利。
在關注PPP項目落地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項目的規范實施和風險防范。
在這里,我想給記者朋友們再通報一組數據,截至去年底,已經簽約落地了1351個項目,總投資達到2.2萬億元,項目落地率已經超過30%,與年初相比,無論是項目落地的數量,還是投資規模,都增長了4倍多。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好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進一步優化項目融資的環境,加大業務支持和項目推介的力度,推動PPP項目更加規范運作。謝謝。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