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環保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日前聯合公布《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綠色絲綢之路
本報訊 正在召開的“一帶一路”峰會,將為中國與沿線各國的合作帶來更多機會,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先進農業思想的交流,而這其中,就包括綠色環保理念。從綠色貿易到綠色投資再到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多來,中國正在致力于建設一條綠色“絲綢之路”。為此,日前,中國環保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日前聯合公布《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參與單位和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綠色絲綢之路。
作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頂層設計,《指導意見》明確,參與單位和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同時,推動形成多渠道、多層面生態環保立體合作模式,加強政企統籌,鼓勵行業和企業采用更先進、環境更友好的標準,提高綠色競爭力,引領綠色發展。
《指導意見》亦表明了措施下發的主要目標。具體來看,用3至5年時間,建成務實高效的生態環保合作交流體系、支撐與服務平臺和產業技術合作基地,制定落實一系列生態環境風險防范政策和措施。與此同時,“用5—10年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生態環保服務、支撐、保障體系,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環保項目,并取得良好效果。”環境保護部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周國梅介紹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愿景時強調。
事實上,對于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視程度,我國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就早有體現。此次下發的《指導意見》,可以說是對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進一步推動。環保部表示,未來,將深入拓展在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合作,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惠及沿線國家,生態環保服務、支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共建綠色、繁榮與友誼的“一帶一路”。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周國梅進而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生態環境復雜,經濟發展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普遍面臨著工業化、城市化帶來的發展與保護的矛盾。也正基于此,貫穿著綠色理念的頂層設計,也就為鋪就“一帶一路”的最美底色提供了重要遵循。但相對脆弱的生態環境亦為該地區開展綠色發展領域的經濟技術國際合作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空間。
在“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企業的機會也多。《指導意見》鼓勵企業采取自愿性措施,鼓勵環保企業開拓沿線國家市場,引導優勢環保產業集群式“走出去”,借鑒我國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標準,探索與沿線國家共建生態環保園區的創新合作模式。而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國家提出應制定基礎設施建設的環保標準和規范,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生態環保服務與支持。
在資金支持上,《指導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一帶一路”綠色項目按程序申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中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融資支持基金等現有資金(基金)支持。對此,周國梅指出,《指導意見》使綠色“一帶一路”不僅是響亮的口號,而且是具有可行性的能實現全球綠色發展的中國方案。而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生態環保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服務和支撐,亦將為古老的絲綢之路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