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金財工程的“金鑰匙”
高云閣
在信息飛速發展時代,不斷新生的技術概念和服務理念讓客戶群體充分享受到迅捷服務的同時也節省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云計算就是眾多電子應用領域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說,云計算的誕生是一場技術革命。
云計算的優勢在哪里
第一、它解決了客戶群體的技術困擾。在沒有這一技術之前,每個系統和企業,或多或少,或強或弱,都得配備一定的信息技術人員。他們接觸的范圍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掌握繁雜深奧的研發和維護技術。何況,電子技術總是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伴隨而來的有各種黑客、病毒侵襲等。所以,依靠某個行業和個體的技術力量,總是難以應對這些磕磕絆絆。而應用云計算資源,廣大客戶群體不必為配備技術人員、解決技術難題而發愁,從而節省了人力和財力。
第二、它使客戶群體走出了資金投入困境。終端客戶群體不必設立機房、服務器、防火墻等重疊的網絡設備,完全可以運用云計算實現順暢的操作,從而節省大量的資金和辦公空間。解決上述兩項問題,就如同把一家企業從計劃經濟時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社會中解脫出來,實現專業化生產。
第三、它拉近了服務群體與客戶群體之間的距離。其遠程服務可以使眾多客戶不必挪動一步,就可解決所有遇到的技術難題,從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金財工程面臨的難題是什么?目前,金財工程之所以推廣得如此緩慢,各地技術力量不足、資金不足是最重要的因素。
以吉林省金財工程網絡平臺推廣為例,省財政廳信息管理部門從2006年就開始組建機構、架設網絡、投入基礎設施,巡回指導。2007年,研發了財政綜合業務平臺,并在試點市縣獲得成功運用。盡管制定了層層推廣實施方案,且與業務考核及資金調撥掛鉤,但至今上線運行的市縣遠遠沒有達到工作要求。
對縣市級財政而言,由于財力有限,工資水平低下,根本吸引不到高端技術人才。如果網絡運行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臨時從省城請調,因距離較遠,往往不能及時趕到,而使工作陷入停頓。更關鍵的一點是因為財力問題,網絡基礎設施的投入沒有保障。
基礎設施配備若要達到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賬務處理、管理監控、工資統發、非稅收入繳納等綜合業務系統暢通安全運行的標準,經過粗略概算,小型機、防火墻、防毒墻、交換機、機房等投入就需要五六百萬元。再加上預算單位及稅收、資金結算等部門的網絡設施投入,以及不斷升級的運行維護費用,總體投入資金規模就得需要近千萬元。如此巨額的投入,對于財力匱乏、工資都難以保障的縣市級財政來說,就如同蝸牛背上駝大象,負擔之沉重可想而知。
云計算在金財工程應用方面產生哪些效應
云計算這一新興技術的應運而生,無疑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閉塞的大門,可以有效地解決縣市級財政面臨的技術和資金困境,便于財政利用現有的基礎網絡資源,在不增加技術和資金投入的情況下,直接運用云計算的公共云、行業云資源,覆蓋整個金財工程所需涵蓋的網絡,既可將所有業務系統自如運行,從而達到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目標,而且可大幅壓縮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以及維護費用等支出,從而減輕資金短缺的壓力。
此外,云計算的遠程服務能方便金財工程的日常網絡維護,精準快捷地解決問題,有效化解技術瓶頸問題。(作者單位:吉林省集安市財政局)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