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領域成爭奪的核心陣地
公有云市場“硝煙”再起
政務領域成爭奪的核心陣地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在日前舉行的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表示,華為已經戰略投入了公有云,并承諾將長期投入。不久前,華為云BU遷移至華為集團下,成為一層組織。郭平在現場更是高調宣稱,其目標是成為世界五朵云之一。
未來二三十年,人類將進入智能社會。政府和企業將充分發揮ICT技術的力量,實現政務、企業運作的逐步數字化,并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支撐下邁向智能化時代。現在,所有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視頻分析、IoT平臺管理,全部都可以以購買云服務的方式來實現。云已經成為ICT技術的主要提供方式。這種形勢改變了華為對公有云的態度。
瞄準公有云的不止華為。互聯網陣營的騰訊、阿里,專注政務領域的浪潮都在不斷加大云計算戲碼。而這背后,是利益的推動。數據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預測,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今年將增長18%,至2468億美元。
政務云緣何成必爭之地
自云計算成為重要趨勢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促進政務云的落地。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探索云計算在城市管理、電子政務、園區服務以及醫療衛生、互聯網、教育、金融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各省市的“十三五”發展規劃、智慧城市建設等文件中,均重點提及云計算。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政務云市場規模相比2015年增長93%。據IDC預測,未來五年,中國政務云市場將實現20%的年復合增長率。
眾所周知,云計算分為三個層面:IaaS、PaaS和SaaS。迄今為止在建或已建的政務云,絕大多數只停留在云計算IaaS層面,也就是說多數政務云都只是進行了IT設備的物理集中和資源虛擬化,但上層應用和數據并沒有打通。這個形態如果被稱之為政務云1.0的話,那接下來將進入的則是數據高度集中、融合政務云2.0階段。
政策方面已釋放了相關信號。發改委日前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中,提出到“十三五”末,要形成共建共享的一體化政務信息公共基礎設施大平臺。
從市場端來看,這一趨勢也十分明顯。2017年的政務云領域成為各大廠商云之戰的核心現場,可謂硝煙彌漫。無論是電信、聯通、移動等基礎運營商,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廠商,還是華為、浪潮等IT廠商,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而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0元中標政務云事件,被多位業內人士解讀為廠商跑馬圈地搶占市場,并預測接下來“價格戰”將會成為云服務市場的“常態”。
專家們認為,政務云火爆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政務云市場具有馬太效應,先行者的成功項目是最有利的敲門磚。另一方面是因為政務云市場背后蘊藏著萬億級的數據金礦,這部分價值在未來將大大超越項目本身的成本。因為政務大數據這是繼社會數據、互聯網數據之后唯一未被挖掘的處女地,占據數據總量的七成之多。而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均需要依靠海量的數據做樣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數據安全越來越成為焦點,不可以變現已經是業內共識,但拿數據用于自身產品改進和二次開發卻是合情合理。
為了消除客戶對數據安全的顧慮,郭平在現場公開承諾,華為公有云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依靠技術變現。華為Cloud 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對此做了進一步解釋,即不以技術手段獲取客戶數據,不脅迫用戶與華為做數據交換;未經客戶許可,不將數據進行商業變現;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支撐,幫助客戶發揮和挖掘數據價值。
華為勝算幾何
目前,中大企業和政府向公有云邁進的路程剛剛開始,那么對華為而言,勝算幾何?放出豪言壯語,要成為五朵云之一的底氣又何在?
在華為看來,華為云是一朵特別適合政府、企業的混合云。在技術架構方面,通過充分利用公司在終端、網絡、云等多個領域的長期積累,可以更好地實現“云端協同”。郭平在現場分享了華為云的四大基因:技術、安全、服務和分享。技術方面,華為有 30年的研發積累,并下定決心強力投資,打造云平臺。安全基方面,華為提供從芯片到業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可以更高效地解決云安全問題,能夠為客戶提供遠高于當前獨立IT系統安全水平的保障。服務方面,華為是“長于云”企業中的典型代表,華為內部的 IT架構就極其復雜,因此,華為能深入理解全球化大企業的需求和挑戰,能協助政府和大企業實現數字化。分享方面則延續去年提出的哥斯達黎加式的生態概念。在生態圈中,華為只取 1%。合作伙伴的產品可以與華為一起走向全球 172 個國家的市場,一起實現商業成功。
華為人對待華為云自然信心滿滿,鄭葉來更是直言:我從來不擔心盈利問題。那外界態度又如何?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挖掘與社會計算實驗室主任沈浩認為,華為從硬件、軟件開發起家,云計算應用非常廣泛,但之前主要用于內部業務應用,并未開放出來。如今華為下定決心做公有云,是非常好的決策。從時機上而言,華為入局略有些晚。但隨著云計算軟硬件趨于一體化,華為將能更大程度發揮自身優勢,后來者居上也是有可能的。
華為始終聚焦IaaS層和PaaS層,“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分析機構Gartner稱,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最高增長率將來自云系統基礎設施服務,預計將增長36.8%達到346億美元。這部分正是華為的強勢所在。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