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咨詢單位管理將實行備案制
【招投標動態】
我國工程咨詢單位管理將實行備案制
工程咨詢行業迎來“零門檻”時代,相關部門擬通過推進行業自律、公布不良記錄、建立工程咨詢成果質量追溯機制等舉措,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本報訊 實習記者高榮月報道 發改委近日發布了《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工程咨詢單位和從業人員管理、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督檢查等提出明確要求。其中規定,工程咨詢單位管理由“資格認定行政許可強制行為”改為“告知性備案”,標志著我國將放開工程咨詢市場準入,實現工程咨詢行業“零門檻”。
據了解,今年7月,發改委公布了《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發改委擬取消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調整為社會組織對工程咨詢單位開展行業自律性質的資信評價。10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7〕46號,以下簡稱國發46號文),正式取消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隨后,發改委下發2017年第17號公告,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強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行政許可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監管,做好相關工作銜接。此次出臺的《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零門檻”時代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推動“放管服”改革在工程咨詢行業落地。
記者梳理發現,《辦法》有以下突出亮點:
取消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實行告知性備案制。工程咨詢單位只需到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進行備案,便可進入該市場。備案材料包括基本情況(企業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在崗人員及技術力量、從事工程咨詢業務年限、聯系方式等)、專業和服務范圍、專業技術人員配備情況、非涉密的咨詢成果簡介等。如果備案信息發生變化的,工程咨詢單位須及時通過在線平臺告知,相關基本信息將由發改委通過在線平臺向社會公布。
行業自律性質的資信評價代替資質管理,讓市場決定優勝劣汰。國發46號文、發改委17號公告均強調取消審批制后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辦法》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以合同業績、守法信用記錄和專業技術力量為主要評價指標的資信管理體系,分為甲乙兩級評價等級。不過,評價等級僅作為委托咨詢業務的參照,任何單位不得對評價機構的數量限制,不得對各類工程咨詢單位的區域性、行業性進行限制。資信評價結果將通過在線平臺和“信用中國”網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實行崗位人員責任制,建立工程咨詢成果質量追溯機制。《辦法》對咨詢成果提出新要求,即要求咨詢成果文件上加蓋該工程咨詢單位的公章和咨詢工程師(投資)的執業專用章,且工程咨詢單位對咨詢質量負總責,主持該咨詢業務的人員對咨詢成果文件質量負主要直接責任,參與人員對其編寫的篇章內容負責。同時,實行咨詢成果質量終身負責制,因工程咨詢質量導致項目單位重大損失的,應倒查咨詢成果質量責任,建立工程咨詢成果質量追溯機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PPP咨詢被納入工程咨詢范圍。《辦法》明確,工程咨詢服務范圍涉及規劃咨詢、項目咨詢、評估咨詢、全過程工程咨詢。其中,項目咨詢涵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咨詢”;評估咨詢涵蓋“PPP 項目實施方案”。專家指出,PPP咨詢首次被納入工程咨詢范圍,將進一步激發PPP項目的市場活力,吸引更多民間投資。《辦法》還將工程設計、工程造價、工程監理等從工程咨詢服務范圍中剔除,改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認定。據了解,這一變化主要是明確區分發改委、住建部等部門的職責。
《辦法》將于2017年12月6日起施行。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