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設施建設與管理不可偏廢
芊菽
北京地鐵4號線扶梯事故造成1死30傷,帶來的后果是慘痛的,但我們身邊的安全隱患遠不止于此。猶記深圳華僑城“太空迷航”故障造成的慘劇;去年,一場大火奪走了上海一座住宅樓里的58條生命;今夏,北京大雨后,掀起井蓋的下水井吞噬了兩個青年的生命。
不該發生的事故發生了,不該失去的生命失去了。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更是集中上馬。消失的生命折射出城市公共設施安全防護及管理體系的脆弱,因此,公共設施安全管理必須跟上設施建設步伐,兩者如車之雙轂、鳥之雙翼,不可偏廢。
加強公共設施管理要統籌考慮,各部門協作。要做到正確使用成本及加大對各方的追責力度、政府安全監管及加快標準修訂和日常宣傳。
其一,應為公共設施后續管理及維護環節營造良性競爭環境。多位專家指出,過分壓低電梯維保費用是此次地鐵安全隱患的重要誘因。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公共設施的采購成本,更應正視其使用成本,給運營商及服務商以合理利潤。公共設施設備事故是現階段我國事故災難的一種,主要由于設計、制造、施工、使用、檢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機械、動力等損壞、老化、安全防護裝置不全或失靈等。應對公共設施建立完善的鏈條化管理體系,應加大對過錯方的追責力度。
其二,“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到,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專家認為,目前加強公共設施管理,政府要安全監管、加快標準修訂工作、健全完善行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剛剛被維保過的電梯出現此類惡性事故,電梯行業安全標準及對設施安全使用的監管工作是否存在問題?相關單位部門應該將公共設施安全管理從經驗型應對向制度型應對轉變。同時更應杜絕“百年不遇”的僥幸心理。
其三,宣傳安全常識非常重要。此次地鐵事故中死者的父親吳從林表示:“如果地鐵里張貼電梯逆轉逃生告示,或者廣播宣傳安全乘坐知識,也許我的兒子不會死。如果獲得賠償,我將捐出一部分用于安全乘坐地鐵的宣傳。”在關注度極高的公共事件中,權威部門的鑒定往往決定了整個事件的性質。在鑒定中,“定性”當然是首先要做的事。但是,在“定性”的基礎上,從專業的角度對送檢產品進行一番“大眾解讀”,提高老百姓對產品的認識及安全的認知,并不亞于一次權威的“定性”。而這,同樣也是相關部門應該提升的服務。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