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要學會不靠政策吃飯
本報記者 梁帥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召開信息發布會。會上,中汽協助理秘書長朱一平公布了上半年全國汽車產銷數據;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宣布下調對車市增長的預期并公布了華泰汽車“數據門”事件的最新進展。
年度目標下調
在發布會上,董揚代表中汽協宣布:中汽協已將年初制定的車市增長預期由原來的10%-15%下調至5%。
“由于去年下半年的汽車產銷數字偏高,特別是限購政策出臺前夕,年底市場出現了翹尾因素,所以我們認為今年下半年的汽車產銷增長幅度應該遠遠小于去年,經討論后,我們將全年增長預期下調至5%。”董揚說。
從中汽協公布的數據來看,上半年乘用車自主品牌銷量下降最為明顯。其中,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315.61萬輛,同比下降0.8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39%,占有率較同期下降2.96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下降1.21個百分點。日系、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17.83%、15.97、11.30%、7.78%和2.73%,與同期和全年相比,除日系下降外,其他均有所提高。董揚表示,在同樣政策的影響下,我國自主品牌比起國外品牌受到的影響更大。在面臨較大壓力和挑戰的情況下,如果中國自主品牌不盡快調整自身,增強競爭力,其與國外品牌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董揚同時還表示,近2年,車市受政策影響較大,車市往往隨著政策的引入和退出而發生起伏,車企應該學會不靠政策吃飯。從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來看,短期內國家不會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希望車企學會在沒有刺激政策的市場環境中發展,希望相關政策能保持穩定。
6月產銷微增
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汽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微增,乘用車增速較快,但商用車表現依舊低迷。上半年,汽車產銷同比增長2.48%和3.35%,增幅較前5月呈小幅回落。
數據顯示,6月,汽車產銷140.37萬輛和143.59萬輛,環比增長3.83%和3.62%,同比增長0.65%和1.40%。其中:乘用車產銷112.20萬輛和110.92萬輛,環比增長7.46%和6.05%,同比增長7.17%和6.21%。商用車產銷28.17萬輛和32.67萬輛,環比下降8.51%和3.88%,同比下降18.97%和12.10%。 上半年,汽車累計產銷915.60萬輛和932.52萬輛,同比增長2.48%和3.35%。其中:乘用車產銷704.49萬輛和711.03萬輛,同比增長5.36%和5.75%;商用車產銷211.11萬輛和221.49萬輛,同比下降6.07%和3.67%。
雖然6月汽車產銷環比、同比均出現微增,扭轉了連續兩月的下滑趨勢,但是中汽協的觀點是:影響上半年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仍將存在,短期內總體發展環境難有較大改觀,特別是商用車全年很可能呈現負增長。
對于此前媒體關注的華泰“數據門”事件,董揚在會上作出了回應應稱,華泰已將上半年的產銷數據上報中汽協,相關數據與此前公布的各月華泰的汽車產銷數據有一定差距。目前,中汽協已經與統計部門相關數據進行比對,并已經恢復華泰的產銷數據信息。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