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方兩會
【聚焦地方兩會】
2018年的地方兩會正在如火如荼的召開。汽車行業作為很多省市的支柱性產業,歷來都得到地方代表委員的關注。今年,代表委員們不僅對汽車行業和汽車產業持續關注,還對新出現的業態共享單車高度關注。近日,《中國政府采購報》梳理出部分地方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提案,以饗讀者。
福建省人大代表建議:
給共享單車戴上“緊箍咒”
本報訊 共享單車忽如一夜春風來,開遍很多城市大街小巷。但共享單車在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城市病”。今年福建兩會上,福建省人大代表開出“藥方”,建議為“任性”投放、“任性”停放共享單車的運營商和市民戴上“緊箍咒”。
“共享單車正面意義大,應該支持鼓勵,但是超出城市承載能力的‘野蠻增長’,會將矛盾放大,影響城市的健康發展。”福建省人大代表劉鵬飛對福州共享單車現狀進行了深入調查。他介紹,目前入駐福州的共享單車平臺已多達7家,根據各家公司上報的數據,保守估計全市共享單車有34.3萬輛,過量投放及亂停亂放等行為已經影響市容及通行。
劉鵬飛說,按福州常住人口近800萬人計算,全市僅需要5萬輛左右共享單車,這還包含約2萬輛公共便民自行車,現有共享單車數量已經遠遠超標。他建議,提高共享單車投放準入門檻,明確當地最大投放數量,對共享單車總量進行控制;各社區和共享單車運營商協商制訂“三定”方案,實現社區停車定點、投放定量、管理定人。
福建省人大代表劉用輝則提出,將共享單車納入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完善配套措施,劃定專門的共享單車停車區域,加強對共享單車使用的監管。
要如何加強監管?劉用輝建議,首先要加強對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全過程監管,對不認真履行監管義務、不作為的運營企業給予列入“黑名單”及市場禁入的處理。
其次,對使用共享單車的市民也要建立約束機制。例如,建立政府與共享單車運營商之間信息交互平臺,考慮將市民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的行為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將破壞、違規使用共享單車的市民列入失信“黑名單”,提高違規使用共享單車的復合成本。
劉用輝還提出,各地應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完善城市慢行系統,在加大對超標違規電動車治理力度的同時,大力宣傳倡導騎車出行的綠色生活理念,為市民騎車出行提供便利,讓市民有更強意愿騎車出行。
民建云南省委建議:
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平臺支持力度
本報訊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云南省汽車產業縮小與中東部汽車大省差距的重要契機。目前,云南省的云南五龍汽車、云南航天神州汽車、昆明客車公司、東風云汽、北汽瑞麗汽車、一汽紅塔汽車等6家整車企業已形成新能源客車、物流車、專用車的批量生產及銷售能力。
民建云南省委在《關于加大云南省新能源汽車研發平臺支持力度的提案》中建議,要堅定云南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信心,將獲得國家相關部門支持列為重點工作,形成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產業園區、項目投資企業共同強力推進的格局;加快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專項資金投入的傾斜力度;組織實施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加快充電設施建設規劃和合理布局;出臺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引導培育市場需求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河北省人大代表建議:
加大對新能源車扶持力度
本報訊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河北應抓住這個機遇,推動制造業的轉型。”河北兩會上,針對大家熱議的新能源汽車話題,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御捷集團董事長張立平建議,河北省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實施汽車強省戰略,實現“彎道超車”。
張立平說,以純電動汽車為例,它不只是用電能替代燃油,未來可以融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研技術。汽車就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了,還將成為一個可移動的智能終端,“所以,即使車價貴一點、行駛里程不夠長,大家也會買。”
“目前,我省新能源產業基礎相對脆弱,產業鏈還沒有完全形成,而外省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張立平建議,河北要加快以電機、電池、電控為主的核心零部件配套項目建設,提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研發水平和配套能力,加快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重慶政協委員建議:
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本報訊 重慶市汽車產業努力向智能化和新能源方向轉型,一批新車型投放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發展已然成為全國各地課題。那么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車推廣短板呢?近日,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春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國強在重慶兩會上呼吁加快重慶主城區內電動車配套設施建設。
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和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重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現已基本形成由長安、力帆乘用車、力帆汽車、華晨鑫源、北汽銀翔、淮柴汽車等6家乘用車企業,恒通、五洲龍、穗通等3家客車企業,瑞馳、盛時達、長帆等3家專用車企業以及約30家相關配套企業構成的“6+3+3+30”的新能源汽車生產體系。重慶本地車企已有長安、恒通、力帆和小康相繼進入智能汽車領域。
“任何新興事物的發展都伴隨著一系列的現實問題,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賴國強直言,目前最有效的新能源是電能。但當下很多居民在使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過程中存在充電難的情況。
“重慶雖然已建成部分充電樁,但更多是建在高速路服務區,在重慶市區內的小區等地很少能見到。”賴國強建議,重慶應把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鼓勵開發企業在建項目大力新建充電設施,解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短板。
“2017年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65萬輛,與2016年相比,增加15.6萬輛,增長24.02%。預測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的報廢量將達32.2Gwh,約50萬噸。”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川儀控制系統有限公司項目一部部長楊晉渝說,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流通領域,相關規定及監管制度還較為空白。
楊晉渝認為,重慶應盡快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預案。爭取形成從政府、生產制造、銷售流通、回收利用、消費者全方位參與,真正起到體系化的監管。
在改變消費者出行方式方面,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路陽建議,一方面,應當發揮政府采購的導向作用,逐步擴大公共機構采購新能源汽車的規模,推行新能源汽車租賃模式;另一方面,重慶市級主管部門應將庫區汽車整車企業納入市級新能源車扶持目錄,并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對庫區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發展所涉及的新品研發、固定投資、物流運輸給予傾斜補貼支持政策,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吳敏)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