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營商環境緣何引來眾點贊
【優化政采營商環境系列報道】
這里的營商環境緣何引來眾點贊
——深圳推行“1234”工程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紀實
■ 本報記者 昝妍
通訊員袁峰蘇月娥徐圓
“深圳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作為外地企業,我們在參與深圳市政府采購項目投標過程中沒有感受到差別待遇,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大大降低了我們的投標成本;預付款制度和訂單融資改革,較好地解決了我們中小企業資金緊張、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讓我們能夠大膽參與政府采購競爭。”在深圳市財政局、深圳市政府采購中心近日聯合組織的供應商座談會上,多位企業代表紛紛為深圳市推行的“1234”工程點贊。
所謂“1234”工程,即“1”個平臺,方便企業參與投標;“2”項措施,降低企業交易成本;“3”項改革,緩解企業資金壓力;“4”項機制,引導企業公平競爭。近年來,深圳市財政局多管齊下,積極營造便利化、市場化、法治化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取得實效。
“1”平臺+“2”措施為企業開源節流
“1”個綜合性的操作管理平臺,方便企業參與投標。
深圳早在2008年率先建立了市區統一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從政策法規發布、采購信息發布、在線獲取招標文件、在線提問、在線投標、在線開評標、發布采購結果、開具電子發票、到最后訂立采購合同,參與深圳政府采購的供應商只需通過該平臺,就可以實時便捷地獲取政府采購各環節信息、在線參與項目投標,大大降低了投標成本,提高了投標效率。
“2”項措施,降低企業交易成本。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深圳市還推行規范投標保證金管理改革,全面推行采購代理機構電子化招投標改革兩項措施。
據了解,2017年深圳在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投標保證金收取和退還規定的基礎上,印發《深圳市財政委員會關于規范政府采購項目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管理的通知》,明確從2018年2月1日起,對已在該市政府采購中心注冊的供應商,參與市本級政府采購項目時,無論項目金額大小,均統一按照1萬元的標準提交投標保證金。為給供應商提供便利,避免頻繁繳納與退還投標保證金,供應商在提交投標保證金時可自由選擇依法按時退還或者依申請退還保證金。據估算,此項措施每年為投標供應商減少提交投標保證金合計超過1億元。
另外,為進一步優化企業投標環境,在市區集中采購機構已全面推行電子化招投標的基礎上,深圳市財政局于今年4月15日起,在市本級政府采購項目中啟動了首批代理機構電子化招投標試點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因此,今年6月1日起,在市本級政府采購項目中全面推行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電子化招投標。通過推行電子化招投標,將政府采購整個招投標活動移至線上,供應商無需派人實地購買紙質招標文件,無需制作紙質投標文件,無需派人實地提交紙質投標文件,無需派人實地領取中標通知書,在全面提升采購透明度、提高采購效率、增加投標機會的同時,為投標供應商極大地降低了招標文件購買費、投標文件印刷費、投標人員差旅費等投標費用。初步估算,此項措施每年為投標供應商降低投標成本合計超過2.5億元。
“3”項改革+“4”項機制為企業降本增效
“3”項改革,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首先是,推進訂單融資改革。深圳于2016年底在國內率先推出政府采購訂單融資改革,中標供應商憑借采購合同的預期回款作為主要還款來源,向金融機構申請訂單融資,金融機構以自身信貸政策為基礎,向中標供應商提供低息貸款。按照《深圳市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規定,對相關銀行為深圳市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形成的不良貸款實行風險補償。據悉,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已有18家金融機構參與此項改革。改革試行兩年,政府采購訂單融資簽約金額突破16億元,惠及中標企業超過兩百家,其中90%以上的融資企業為中小微企業,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企業減負的同時,提高了企業經營生產能力。
其次是預付款制度改革。深圳市區兩級財政部門鼓勵采購人結合項目情況,在簽訂合同后即預付一定比例的合同款項給中標供應商,預付款比例一般在30%左右,最高達到了80%。采購人對供應商收到預付款后的履約情況加強監管,一旦發現供應商存在不履行義務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將其納入供應商誠信檔案。“深圳在政府采購領域推行的預付款制度和訂單融資改革,很好地解決了我們中小企業資金緊張、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讓我們能夠大膽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幫助企業快速發展”,深圳中創華安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作為一家成長中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公司經常參加各地政府采購投標。去年6月,通過公開招標競爭該公司成為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刑事勘查技術室建設設備“項目的中標供應商。簽訂合同后,采購人按照合同約定預付了公司40%的合同款項。之后他們又通過政府采購訂單融資向興業銀行深圳分行申請了440萬元(合同金額60%)融資貸款。
第三是推進付款提速改革。深圳實行全流程電子支付,通過精簡支付申請材料,減少審核流程等措施,著力提高政府采購支付效率。2018年8月,印發《關于調整財政資金支付方式的通知》,明確單筆支付金額小于500萬元(不含500萬元)的支付申請,只需采購人提交電子支付令,無需提交紙質申請資料,財政部門在三個工作日內審核支付,最快當天完成審核支付。
“4”項機制,引導企業公平競爭。
首先是,建立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審查機制。2019年2月,印發《深圳市政府采購招標文件編制內部工作指引》首次列出了《深圳市政府采購招標文件編制負面清單》,明確了21項禁止事項,包括:設定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與采購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者與合同履行無關;采購需求中的技術、服務等要求指向特定供應商、特定產品;以特定行政區域或者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加分條件或者中標、成交條件;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或者供應商等,防止以不合理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
其次是建立公平有效投訴處理機制。為了依法保護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供應商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深圳市財政局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政府采購投訴處理機制。2019年3月,深圳市財政局依據《中國人民共和共政府采購法》《深圳經濟特區政府采購條例》等法律法規,印發了《深圳市財政局政府采購投訴處理規程》,將投訴處理分為受理、調查、審查、決定四大環節,不同環節從提高質效、完善內控兩個角度進行制度創新,建立了“雙人執法,律師審核,集體研究,限時辦結”的投訴處理工作機制。另外,為方便供應商及時、便捷地提出政府采購投訴、了解投訴處理流程,深圳市財政局通過該局官方網站、深圳市政府采購監管網、深圳市政府采購網等渠道向社會公布投訴受理的部門、咨詢電話、傳真號碼、電子郵箱、通訊地址、投訴處理流程和投訴書參考文本等信息和資料,主動公開每個案件的投訴處理結果,確保供應商知曉依法維權途徑,保證投訴處理公開透明。深圳市財政部門一直將規范投訴處理,打擊串通投標、虛假投標、明招暗定等政府采購違法違規行為作為提升政府采購市場競爭環境的重要工作。據統計,2018年全年,深圳市區兩級財政部門共受理政府采購投訴88起,投訴辦結率100%。對89家經調查認定存在違法行為的供應商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第三是建立合同履約抽檢評價機制。2018年8月,深圳市政府采購中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制定并發布了《政府采購項目合同履約抽檢及評價規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規范開展合同履約抽檢評價,提升采購人的履約驗收主體責任意識,督促中標供應商誠信履約。2018年,抽檢評價品目覆蓋25個類別,涉及項目140個,對抽檢發現的問題逐一要求采購人和中標供應商限期整改。
第四是建立供應商誠信管理機制。2017年深圳市財政局先后印發《深圳市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管理暫行辦法》《深圳市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管理暫行辦法操作細則》。將履約評價優秀的中標供應商納入“紅名單”,給予優質合同續期獎勵。將違法供應商納入“黑名單”,在一定期限內禁止其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將違規供應商納入“灰名單”,在一定期限內對其參與投標給予誠信扣分處理。2018年將50家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供應商納入供應誠信檔案。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深圳現有政府采購注冊供應商54,256家,其中,深圳市外企業19,911家,占注冊企業總數的37%。推行政府采購訂單融資改革兩年來,融資簽約金額突破16億元,惠及中標供應商超過兩百家。近三年,中小微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份額占市本級政府采購總規模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上。深圳便利化、市場化、法治化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得到外地、本地、中小企業的一致認可。據悉,下一步,深圳將繼續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新建智慧財政和智慧采購系統,對標對表國際、國內先進城市,著力打造政府采購優質營商環境“深圳樣本”。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