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散文理想
【文學自由談】
我的散文理想
■ 楊光祖
大多數學中文的人,從小都有一個作家夢。
我也不例外。小學就開始“創作”,中學參加文學社團,開始投稿。大學在報刊發表散文。但到知天命之年,才懂得清代詩人趙翼那首詩:“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span>
孔夫子講天命,很多事情是有天命的,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的。
中學曾經嘗試過寫詩,失敗。后來,也嘗試過寫小說,也失敗。后來不得不承認這方面自己沒有天賦。有一日,讀朱自清文字,說他怎么就不會寫小說,不會讓人物說話。我始釋然。
但散文,感覺還能寫下去,就一直寫下來了。寫了半輩子,2016年才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所有的燈盞都暗下去了》,收入了2007年之后的散文。這之前的大量的散文(報刊發表的),都沒有收入,那些文字,就當作自己的練筆吧。
今年出版的這冊,是第二部了。字數明顯少了,是這兩年寫的、發表的??傮w質量雖然趕不上第一部,但也有著我自己的血肉,我的痛和愛,是可以證明著我的存在,我還活著,還在思想著。
大家都知道,散文這種文體,易學而難工。也可以說,散文的門檻是最低的,但要寫好,也是極難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才情,更是學識,還有對人生的深度理解。中國當代沒有出現散文大家,就是還可以讀的散文家,也寥如晨星。很多所謂大家的文字,都矯揉造作得讓人無法卒讀。
中國現代文學有兩位大家,甚至可以說是大師,那就是周氏兄弟:魯迅、周作人。真的是雙子星座,無人能及。魯迅是文學家,全才,小說、詩歌、散文詩、散文、雜文,都是一流高手。周作人主要是寫散文。我曾說過,散文很難高產,因為找不到那么多的素材。但周作人竟然做到了,寫了那么多的散文。鐘叔河編的《周作人文類編》,煌煌十卷,讓人嘆為觀止。“半生寫文字,計數近千萬”,知堂的自述,也是有某種自豪在的。而周作人生前自編文集,也要多達二十八種。
當然,周作人的散文,也有一部分文字,確實重復、啰嗦,晚年更是被人譏為“文抄公”。但是,他的大多數文字,我還是很愛讀,也認為有極高境界??峙聨资陜饶艹秸卟粫?。他的那種平和枯淡的文風,確實需要一種難得的修行。
我的散文,早年受魯迅先生影響甚大,犀利、刻薄,也近之。近年來,卻頗受知堂老人文字之濡染,平淡、自然,是我追求的目的。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當代創作散文者,如果無法進入周氏兄弟的文字,恐怕終是外行。那些曾經一度顯赫的所謂散文大家,不是都已經風流云散了嗎?或者僅留下一段笑柄而已。
但奇怪的是,很多尊崇魯迅的學者、作家,卻很鄙視周作人。而那些喜歡周作人的,卻大都不鄙視魯迅。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學現象。
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夠在犀利、深刻之余,也多一點平淡、枯澀。本來,人生就是苦澀如苦茶,我們也都不是英雄,平淡也應該是自然,但怎么一提起筆來,就儼然大師一樣,那么地做作呢?當然,深刻,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能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已經很難了。深刻,更是難乎哉。
其實,對一個作家來說,不管哪種文體,最后寫的都是自己。
魯迅說,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水管里出來的都是水。
他還說,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2018年7月20日晨,寫于蘭州黃河之濱南書房時蘭州一夜大雨,安寧街道如河道。
(作者系文學評論家、散文家、學者)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