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往事
【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往事
■ 黃民錦
多年以來,一直有個心愿,就是將家母往事訴諸筆端,但不知從何處下筆。
前段日子,閉門不出,靜坐桌前,記憶之門倏然間打開,母親的點點滴滴,躍然涌上心頭。
“一切都是生命,一切都有靈性”。只有心中懷著對生命的熱愛與敬意,日子才能蘸滿美好與情感。記憶中,常常聽見叔伯兄姐、隔壁鄰人夸贊母親喂養豬的本事。母親養的豬,從未發生過豬瘟,從未因生病致死,養一頭長大一頭、出欄一頭,很是令人羨慕。在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要養豬以貼補饑荒,喂養豬是家庭主婦的必備技能,這是當時不曾被割掉的“資本主義的尾巴”。
勞作之余,母親常常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幾里外的村口水渠挑水搞衛生。扁擔、水桶晃晃悠悠,微風吹亂了她黑白夾雜的發絲。“豬啊豬,洗一洗。洗一洗,白又白。”“邋遢鬼,鬼也厭。”母親打開豬圈,挽著褲腿,用力將一勺勺清水潑向豬身上,水聲嘩嘩響,形如噴珠濺玉。有時,一不小心,母親就被水濺得渾身濕漉漉的。宅院的角落里,回蕩著絮絮叨叨的人語和嘩嘩啦啦的水聲。豬的全身洗得光滑油亮,斑紋清晰可見。豬欄也打掃得干干凈凈,豬槽擦拭得煥然一新。豬們或者在光潔的地上四處胡啃亂嗅一氣,或者懶洋洋地臥在地上在太陽的照射下散發出一股熱烘烘的氣息。即使身體有恙,母親也要撐著病體打掃衛生,決不偷懶。實在沒有時間,也要囑咐我們這些小孩代勞。所以,我家的豬圈絕無尋常人家豬圈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狀況。
“小豬小豬,多吃點。早早睡,快快長。”母親跟豬們說話,從不厭煩。豬們則以哼哼唧唧回應母親,母親的臉上便綻放出孩子般的笑容。母親極少打豬,尤其是對豬崽。她以鄉下農婦的質樸,與豬綿綿細語,時不時地還唱唱壯族的山歌。那歌聲時而悠長,時而蒼涼,裊繞的歌聲,伴隨著淡淡的炊煙飄蕩在村莊的上空,構成一幅鄉村生活的特有景象。由于年代久遠,歌詞我已記不全了。這一情景,常常出現在或晨曦初升、晚霞滿天之時,或是在銀色的月光下。
母親喂養豬的用心、耐心、苦心,難以言表。有村人路過,聽到母親與豬對話念念有詞,添油加醋后,便成了村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對那些慕名上門討教養豬經驗的鄉親,母親總是盡其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家,帶動了四里八鄉養豬的發展。
待豬長大添膘、身子肥嘟嘟圓滾滾的,便請來遠近聞名的殺豬好手三叔幫忙宰殺,大部分豬肉出售,豬板油熬油,平時煮菜用。將一些肥肉用白糖腌制,在碗里很少見到油腥的日子里,一家人時不時地解解饞。當三叔上門時,母親總是借故走開,有些“悲欣交集”的感覺。她實在難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生命傾刻間就這樣沒了,一股清晰可辨的悲憫之情涌上她的心尖。
人的記憶也許是有靈的。那個年代既有生活的艱辛,也有勞作的歡樂,更有生活的智慧。時光雖已遠去,母親善良質樸、吃苦耐勞、敬畏自然、敬佑生命的精神卻留給了我們,留在了人世間。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