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風景】
夢中的桃花源
■ 張燕燕
李子柒的走紅,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旖旎的田園夢,而我夢中還有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宅家的日子里,我們都變身廚藝高手,翻盡冰箱里所有的食物,使盡渾身解數,每天變換著花樣做吃食,除了吃就是睡。整個春節,我們都在家里去庫存,養銳氣。
很多時候,我想要尋一畦田、一間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要遠離世俗的紛爭與煩擾,只管面朝大山,春暖花開。又想在洱海邊租一個小客棧,與天南海北的客人談天說地,拋掉表格與材料,閑云野鶴,與世無爭,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一段時間,我真的想要這么做,并為此計劃著,但這計劃卻最終被最俗的字眼扼殺在搖籃之中。
宅家的日子,做到了與世隔絕,可我卻又是那么希望回歸原位。傍晚七點的街道,冷冷清清,一如環衛工人遇見凌晨五點的寂靜。透過冰冷的窗戶望向對面的單元樓,還有那一窗藍色的天空。我們隔空握手,與朋友,與家人,與云端。市場上那些曾經的討價還價聲猶在耳旁,卻又如此遙不可及。漆黑的夜空與漫天的星星,成為陪伴我們入眠的浪漫點綴,夜空中那最亮的星,璀璨如常,只有孤寂如我無法入眠。
原來我自詡無比向往的與世隔絕只是一個噱頭,當它真正來臨,我卻沒法真正適應。說實話,我太過粉飾自己的想法了,一遍遍看李子柒其實只是因為羨慕那樣的田園生活。看李子柒,看她做餅,看她編竹器,看她釀醬油……我們跟隨她的鏡頭見證一粒黃豆的生長、一株辣椒的采摘……看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那么美好。非常時期,我們更是期盼這種采菊東籬下的田園生活。
春節假期結束,我們要返回單位上班,問孩子要去城里的外婆家還是村里的奶奶家,并告訴她短期內爸爸媽媽都沒有辦法去看她,我們讓孩子自己選擇。她說:奶奶種了好多菜可以吃,還有雞每天都下蛋。疫情當前,孩子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寨子里的生活,平靜而美好。孩子每天畫畫,做手工,看動畫片,做作業,看書,間或躺在草地上舒服地曬著太陽,要不就戴著大大的手套,穿著雨靴,拿著小鏟,與哥哥一起除草,平地,摘菜,喂雞……照片發來,我深感欣慰。那些我們在城里不能呼吸的新鮮空氣,你們多吸一些;那些我們在單元樓里不能肆意沐浴的陽光,你們多曬一會兒。相比住在單元樓里,連一棵蔥一頭蒜都要到超市采購的我們,你們是幸福的。那瓜藤上的苦瓜可以采摘了吧?地里那一蓬蓬整齊的生菜可以吃了吧?還有那些茼蒿菜,都開了黃花,恐怕老了不再鮮嫩。院子里隨手可采的瓜果蔬菜,我現在想要隔空采摘:采一個熟透的楊桃,酸甜可口;摘一把豌豆尖,煮水作湯,綠瑩瑩的,有食欲;挑一坨豆豉作醬,就著茴香、茼蒿、包菜,蘸著吃,爽口。
多么想,找一個大缽頭,舀一勺紅米飯,夾上一個煎雞蛋、幾塊泛著紅光的臘肉,一勺綠絲絲的豌豆尖湯,末了,還有幾粒酸甜清脆的藠頭,然后,對著大山說一聲:我回來吃飯了。
藍天、枯樹、竹林、遠處起伏的山,都只是這一碗飯的陪襯。民以食為天。院子里的大青菜蘿卜頭還有那一罐罐咸菜,鐵證如山,我們是大山的子民,應該回歸自然的懷抱。此刻,我想,山青水秀的村莊應該是最好的避難所。病毒到了這里也會自慚形穢、自行毀滅吧。就像美麗與善良總是相得益彰,病毒與淳樸的山風也絕無交集。這青山綠水包裹的村莊,溪水那么清澈,民心如此淳樸,這病毒也一定羞于在這純凈的山風中茍且存活。
(作者單位: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