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上掃江人
【身邊的故事】
長江之上掃江人
■ 文猛
這個春天,那個有些拗口的疫情讓我隔離家中,我有了太多的時間佇目我們的城市、我們的長江,疫情防控的通告讓長江上沒有了昔日的百舸爭流,我突然發現依然還有船在穿行,仔細一看,那些船除了后面的編號,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江潔。
說實話,守望著長江,看到波光清清、江鷗翻飛的湖面,我清楚地知道這一切是因為有這么一群三峽清漂人,他們在水中,我在岸上。
靜靜的春天,靜靜的城市,讓我再次想到眼前這條江,江上這群人……
站在清漂碼頭上,仰望天空,星星點點,環繞城市的西山、南山、北山、太白巖上獨具匠心的燈飾,依山而上的城市街燈,長江大橋、長江二橋、長江三橋、萬州大橋上的橋燈,江面上的航標燈,一方方碼頭上停泊的船燈,倒影江中,湖映江城,城在湖中,唯一想起的是詩人郭沫若的詩句:“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爍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閃爍著無數的街燈……”
朝九晚五風輕云淡的生活,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去關注那一個個遠去的清晨,感謝這群清漂人,是他們引領我等候一個清晨。天空之下,大江之邊,一湖燈,一湖城,一湖風,一群人,我感受著重新涌起的蓬勃朝氣、黎明的喜悅。
檢查口罩,測量體溫,噴灑消毒水……
嚴峻的疫情彌漫天空和心空,你們還在堅持長江清漂?
清漂隊隊長和清漂工們告訴我,疫情警報在中國大地上拉響,長江上所有的船只都拋錨停在了港口,他和他的清漂隊卻沒有停下來。他們說,我們就是給長江掃江的人。大街上的環衛工,會因為風霜雨雪在家休息嗎?他們是大街的環衛工,我們是大江的環衛工,給城市一條干凈的街,給長江一汪清澈的水,這是我們的職業。農歷正月初六,政府考慮安全和疫情傳播等多種因素,通知我們停止清漂。開始幾天,大家還坐得住,但一看到江面上漂浮的垃圾,一想到那些江上一直停泊的船只如今裝滿了污水,大家的心中就不禁雜草叢生。走上清漂碼頭,走上清漂船,我們的心才踏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大家一條清澈的長江。
太陽出來啦!江城難得的春天的陽光灑在闊爽的江面,金燦燦的,我的心也如這金波一樣,通體明亮。
船離開碼頭,逆水而上,我突然想到這個春天那個最令人熱淚盈眶的詞語:逆行!這些樸實的長江清漂人,他們不也是這個春天的逆行者嗎?
茫茫的平湖江波之上,只有他們的清漂船和岸邊清漂的小漁船。過去他們清漂,過往的船只會鳴笛向他們致意,今天的江面,靜靜的,同著岸上靜靜的街道。
隊長鳴響汽笛,為自己,為大江,為城市。
那么大的船,在清漂人的手下,就如一把靈巧的鐵掃帚,船過之處,江面清爽,垃圾順著履帶乖乖進入垃圾艙。碰到一些粗的木棒、大的樹兜,他們就用鐵鉤調整履帶向上爬的方向,讓它們順從地進入垃圾艙。
盡管大家都戴著白色的口罩,依然遮不住黑中透著紅、紅中透著黑的臉,我突然發現“飽經風霜”一詞用在他們身上很是單薄。我們描寫高原人愛用高原紅,對這群長江邊的清漂人、老船工,我想到的是長江紅。
今天卻是滿眼長江藍!
春雨初歇,藍天白云在天上,碧水清波在江面,江南江北依山而建的高樓大廈,環擁這湖水,運動場一般守望著這一汪碧水。盡管因為疫情,今天的平湖格外安靜,但是這汪碧水永遠是城市大客廳,迎候著南來北往的巨輪和客人。
“白龍灘不算灘,提起橈子使勁扳。千萬不要打晃眼,努力闖過這一關。……”
川江號子從駕駛艙傳出來,唱得我熱血沸騰。隊長說,每當他們完成一片水域的“漂情”,走向下一片水域,他們總會吼幾段川江號子,何況十多天隔離家中,吼上一嗓,讓他們一下忘記了疫情的陰霾。
但愿川江號子的力量能夠蕩去我們心中的陰霾。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