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規范政采信息公開
順勢而為,規范政采信息公開
■ 黃鋼平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近年來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優化營商環境,離不開信息的公開。對此,財政部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制度,確保政府采購公開透明。
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內容
公開政府采購法律制度。政府采購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集中采購目錄、政府采購限額標準,公開招標限額標準等信息,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在政府采購信息指定發布媒體上公告。政府采購法律制度及相關政策,是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的基本準則和要求,政府采購活動必須嚴格遵守,確保在全國范圍內做到政府采購競爭規則和交易規則統一。向社會公開政府采購法律制度,便于政府采購各當事人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政府采購各項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到位,同時便于社會監督。
公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信息。《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財庫〔2018〕2號)規定:代理機構實行名錄登記管理。省級財政部門依托中國政府采購網省級分網(以下簡稱省級分網)建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名錄信息全國共享并向社會公開。
公開政府采購項目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以下簡稱《政府采購法》)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第八條、《財政部關于做好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15〕135號,以下簡稱“135號文”)等都對政府采購項目信息公開作出了相關規定,同時要注意,采購項目信息公開的主體是采購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購代理機構。
應當公開的政府采購項目信息包括:發布采購信息公告。采購人開展采購活動,應當按規定在指定媒體上發布相關的信息公告,如資格預審公告、招標公告、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詢價)公告、單一來源采購公示、公共服務項目驗收結果公告等。如果有澄清、修改或項目終止,還應當發布相關的更正公告或終止公告。公告應當包括的內容在相關制度中也有明確規定,比如,《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7號,以下簡稱“87號令”)、《政府采購非招標采購方式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4號)都明確了有關要求。
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詢價)文件?!秾嵤l例》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自中標、成交供應商確定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發出中標、成交通知書,并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公告中標、成交結果,招標文件、競爭性談判文件、詢價通知書隨中標、成交結果同時公告?!币虼?,招標文件、競爭性談判文件、詢價通知書屬于依法必須公開的內容。
公開采購結果?!秾嵤l例》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自中標、成交供應商確定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發出中標、成交通知書,并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公告中標、成交結果,招標文件、競爭性談判文件、詢價通知書隨中標、成交結果同時公告?!?中標、成交結果也屬于依法必須公開的內容。
公開采購合同。《實施條例》第五十條規定:“采購人應當自政府采購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政府采購合同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公告,但政府采購合同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內容除外。”87號令第七十二條規范了政府采購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墩少徆婧凸拘畔⒏袷揭幏叮?/span>2020年版)》(財辦庫〔2020〕50號,以下簡稱“50號文”)規范了采購合同格式。
公開政府采購監督檢查信息。135號文明確規定:“監管處罰信息,包括財政部門作出的投訴、監督檢查等處理決定,對集中采購機構的考核結果,以及違法失信行為記錄等信息,由財政部門負責公開”。
政府采購監督檢查信息公開包括:公開政府采購投訴處理結果。財政部門作出的投訴、監督檢查等處理決定公告的內容應當包括相關當事人名稱及地址、投訴涉及采購項目名稱及采購日期、投訴事項或監督檢查主要事項、處理依據、處理結果、執法機關名稱、公告日期等。投訴或監督檢查處理決定應當自完成并履行有關報審程序后5個工作日內公告。
公開對集采機構考核結果。財政部門對集中采購機構的考核結果公告的內容應當包括集中采購機構名稱、考核內容、考核方法、考核結果、存在問題、考核單位等。考核結果應當自完成并履行有關報審程序后5個工作日內公告。
公開對代理機構監督檢查結果。對代理機構的監督檢查結果應當在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向社會公開。
公開信用信息結果。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和評審專家的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公告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名稱、違法失信行為的具體情形、處理依據、處理結果、處理日期、執法機關名稱等。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和評審專家的違法失信行為信息月度記錄應當不晚于次月10日前公告。
公開政府采購意向信息。推進政府采購意向公開是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做好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有助于提高政府采購透明度,方便供應商提前了解政府采購信息,對于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提升采購績效,防范抑制腐敗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的推進政府采購意向公開的要求,近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以下簡稱“10號文”),明確了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遵循“試點先行,分步實施”的原則,在試點的基礎上推開。
改進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幾點建議
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在實踐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要規范政府采購信息發布行為,實現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及時、準確、完整,確保信息真實、可靠、合法,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加強培訓學習,提高信息公開的思想意識和自覺性。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網上線下、集中培訓或分散學習等多種形式,開展法律法規制度的學習,讓廣大信息發布主體熟悉掌握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自覺依法對應當公開的信息及時、準確、完整發布。這里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關于信息公告格式規范問題,根據50號文,財政部門、采購單位和采購代理機構自2020年7月1日起要按照規范的格式編制發布政府采購信息,屆時,發布主體就不能“任性”發布信息了。二是關于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問題,這是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內容之一,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做好政府采購意向公開有助于提高政府采購透明度。因此,各級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10號文要求,做好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并加強督促檢查。
加快信息化建設,為信息公開提供技術支撐。政府采購信息依法在中國政府采購網及其省級分網和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指定的其他媒體上發布,發布媒體的管理者應當從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府采購透明度的大局,加快網站建設,以滿足政府采購信息發布的要求,為信息公開提供技術支撐。
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問責力度。檢查發現采購人未按照規定公告政府采購合同的,依照《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追究法律責任;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未依法在指定的媒體上發布政府采購項目信息情形的,追究相關法律責任;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政府采購信息發布活動中存在懶政怠政、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依照《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二級巡視員、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處長)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