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訂單
【我的父親母親】
父親的訂單
■ 趙自力
在十里八鄉的村民眼里,做篾匠的父親是公認的能工巧匠。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場景,就是父親背著工具,到村民家里去做活兒。那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竹器,無論淘米還是挑糧,都是用竹片編制的工具。閑下來時,父親總要為我做竹鳥和竹兔,還能編頂精致的竹帽。這些都讓我在伙伴們面前非常有面子,他們都羨慕我有個手巧的父親。
讀初中時,一次性塑料袋流行起來,像流行歌曲一樣滿大街都是,然后蔓延到農村的角角落落。漸漸的,竹器不怎么吃香了,竹筐簸箕篩子破了后,就不再添新的。大家都喜歡用方便袋,竹器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父親的竹器市場縮水后,他一度“失業”了。父親收拾好篾刀,扛起鋤頭侍弄起莊稼。但不管多忙,父親總要選幾棵上好的竹子,一邊劈篾片一邊哼著小曲兒,手法嫻熟地編些籮筐和篩子之類。那些綠色的竹器,也不經常用,有的掛在屋檐下好久。父親說,手藝人要時刻操練著,不然手藝就會荒廢。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從小就會編些小竹籃子之類。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父親手把手地教我“收口”的情景,我至今還記得。
幾年前的一個秋天,父親忽然打電話來,叫我幫他注冊微信號。當時我還以為父親是想跟風,方便和朋友聊天。沒想到回老家后,滿院子都是竹子,父親說他“重出江湖”了。“鄉親們信得過我,都想請我幫他們編竹筐等農具呢。”父親笑呵呵地說。“村里又流行竹器了嗎?”我不明就里。“現在村里搞美麗鄉村建設,不允許用方便袋和一次性碗筷了。”父親說,“再說,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強了,都愿意用環保耐用的竹器呢。”“那你要微信號干嘛啊?”“傻小子,鄉親們要的各種竹器,如果有微信就不用來我家,網上下單就可以,多方便啊。”父親笑著說。我明白了父親的心意,連忙幫他注冊了微信號,還教他怎么加好友。父親笑瞇瞇地拿著手機,連忙說:“這個好,這個好。”
幾天后,我再次回家,父親忙讓我看他的微信。里面已經有很多訂單了,如老滿家竹筐3個,加一把竹掃帚;王奶奶家竹篩一個,篩眼要小點的;村委會竹籮筐10個,能裝垃圾的那種。我數了數,足足有十幾家下了訂單,夠父親忙活一陣的了。
春風里,父親一邊拉著話,一邊忙著手上的活兒,一副很享受的樣子。
我知道,父親的訂單,訂的都是幸福。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