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政府采購”知時勢、有擔當
【兩會聲音】
“互聯網+政府采購”知時勢、有擔當
——訪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在政府采購領域,互聯網要發揮一己之力,大企業應擔起一方之任。”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接受了《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的采訪。
“不畏嚴寒”:電子化采購擔起責
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國社會經濟一度感知寒冷。
“政府采購本身就具有政策功能,這次,電子化采購幫了大忙。”張近東告訴記者,疫情期間,蘇寧實施防疫物品援助,保障防疫一線物資供給,開辟線上線下綠色捐贈及采購通道;同時向社會開放蘇寧物流資源,面向政府、企事業單位、慈善公益組織免費開放全國倉儲資源,為抗疫物資提供應急中轉倉儲和應急倉儲運營服務;蘇寧B2B公司推出的“不見面、無接觸—蘇寧易采云解決方案”幫助各省援鄂醫療隊及一線抗疫人員獲得防疫物資供給。另外,在疫情后期蘇寧與各省商務廳等部門合作,發放消費券,幫助當地商貿企業復工營業,活躍消費市場,幫助湖北當地農產品上線電商平臺,實現二次援鄂。
2020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今年是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貧困地區“集體摘帽”是全國人民期待的場景。
為此,蘇寧運用“互聯網+政府采購”實施了眾多扶貧舉措,在彰顯政府采購政策擔當的同時,也凸顯了蘇寧勇擔社會責任的“大企形象”。
張近東向記者介紹道,201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將消費扶貧納入到國家脫貧攻堅政策體系。根據這一要求,蘇寧B2B公司運用電商扶貧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利用蘇寧長期扶貧的實踐經驗和強大的采購能力推進政府采購扶貧。蘇寧深入江蘇省12個重點幫扶縣(區),與農副產品源頭的代理商進行直接對接采購。在最短時間內,第一批數百種高質量的綠色農產品,如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三樹鎮四門閘村的稻蝦米、鹽城市濱海縣的五彩花生、宿遷市泗洪縣的青殼雞蛋等在多個省政府采購商城上線。
利用蘇寧強大的物流、冷鏈和配送能力,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針對打通扶貧消費通道中農產品尤其是生鮮產品物流成本高的難點,向農副產品代理商提供兩種物流模式:有成熟物流的,直接提供代運營服務;無成熟物流的,由蘇寧直接提供入庫、采買、銷售、配送“一條龍”服務。
對扶貧產品的網絡銷售渠道實行“零收費”,大幅降低扶貧產品成本。除按商業原則收取的質量保證金和很低的運營服務費外,不向供應商收取任何費用,不向預算單位收取交易服務費。
向更多采購單位和消費者“推銷”政府采購扶貧產品,擴大產品銷售規模。蘇寧計劃支持口碑較好的貧困戶農副產品形成常態化采購,將優質的農副產品引入到更多的單位食堂和工會福利中。同時,將商品質量高、服務有保證、受到采購單位歡迎的農副產品積極推廣至蘇寧易購平臺,擴大貧困戶農副產品銷售規模,推動貧困戶農副產品規模化經營,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和基礎設施建設。
“下一步,蘇寧將與更多地區、更多部門的政府采購平臺開展合作,實現蘇寧政府采購合作到哪里,扶貧工作就進行到哪里,在更大范圍內利用政府采購平臺開展扶貧工作。”張近東指出,建議各地重視“互聯網+政府采購”的建設,充分發揮它的技術功能、社會價值。
“收獲盈滿”:加快推進電子化采購
近年來,“互聯網+政府采購”建設蹄疾步穩,蘇寧更是在這方面勇當“先鋒隊員”。
據了解,除了政采扶貧、政采抗疫,蘇寧旗下的B2B公司為中央政府采購網上商城提供的易企購解決方案,將采購頁面嵌入到中央采購單位ERP系統當中,通過“統一賬號信任登錄+可視化采購流程+API數據接口”的產品形式來滿足采購單位采購全流程閉環及供應鏈優化。通過專屬商城、API商城為江蘇省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等單位提供網上采購解決方案。為了配合線上采購,蘇寧智慧零售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多端口,全國10000多家門店為周邊5—10公里范圍內的政府單位提供選品體驗、快速配送、售后維保等一系列本地化服務。目前,蘇寧擁有13個自動化分揀中心、60個區域物流中心、20000多個末端快遞網點,覆蓋全國98%以上城市和鄉村,提供半日達、次日達、預約送等服務。此外,針對商用電腦、商用空調等提供“送裝一體”“送貨到桌”服務,為政府采購提供更省心、更智能的物流定制化服務。除此之外,蘇寧不斷加強科技實力,在實體店通過無人售賣、刷臉支付等智慧零售互動體驗營造舒適自然的科技購物空間,承載蘇寧對O2O雙線賦能、科技轉型的理解。
小滿節氣剛過,“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張近東表示,盡管“互聯網+政府采購”較以往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應“不知小滿”,繼續加快推進電子化采購。
張近東建議,加快推進電子化、智慧化政府采購,利用智能化產品技術,讓政府采購更加便捷高效。在政府采購領域,加大對外開放,引進電商平臺,通過場景賦能、數據賦能、服務賦能等,為政府電商采購建立有效機制,讓政府采購更加便捷、高效。
“芒種精耕”:品牌化電商產品助農助貧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AI等新技術不斷廣泛滲入生產、服務、加工、流通和營銷等各個環節,消費升級和個性化消費趨勢的發展,也導致市場對綠色優質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
某高校食堂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和普通消費者一樣,我們也愿意購買新鮮、無公害的食材。比如,生態農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未打過農藥或注入激素,但我們找不到購買渠道,而且擔心買到質次價高的產品。”
對此,張近東表示,政企聯合,推動C2M產品品牌化迎來“芒種”節氣。
“以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生態農產品為例,目前,一些地方已經初探了生態農產品價值實現且建立了自己的區域品牌。在包裝加工的基礎上,通過把初級農產品加工成生態精品,以‘包裝—儲運—配送’代替粗放的銷售模式,利用品牌化推進農產品的價值實現,這就是很好的范例。”張近東指出。
張近東建議,對于已經建立品牌的特色產品,各級政府可協調電商企業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在幫助消費者追蹤商品全鏈路信息、保障正品的同時,保護特色產品品牌和商戶的權益。
“對于已經形成規模但尚未建立品牌的C2M基地產品,一方面需要全方位的線上宣傳推廣,另一方面也需要線下零售業態充分展示和銷售。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引導,鼓勵電商企業下鄉,幫助地方生產實現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助力地方農產品、特色工藝品等走向全國。”張近東強調。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