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我們畫幅不一樣的“年畫兒”
這個春節,我們畫幅不一樣的“年畫兒”
■ 楊文君
2020年的春節,每個中國人都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假期,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響,一年一度的新春走基層,變成了新春聽基層、新春看基層、新春“云”基層。
平時,總有人反映“看病難”“看病貴”,可是此次春節畫風突變,我們面對的是新型肺炎“確診難”“防控難”的問題。對此,舉國上下都在傾盡全力解決這一難題,從自己做起,從資金保障考慮,從城市治理出發,眾志成城打贏這次疫情防控戰。透過疫情,更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地方。
人物畫:
“小人物”的大情懷
今年春節,我們這些平凡人卻經歷了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但也讓我看到,平日里常常自嘲的“小人物”卻有著一份大情懷。
每到春節前,各個商家都會憋著大招兒,希望能趁著過年得到一筆不錯的進賬,河北高碑店悅百匯商場里“魚你在一起”飯店的劉老板也是這么想的。可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如此突然,大年初一他接到消息:閉店待業。然而劉老板卻沒有任何怨言,他說:“這是配合國家應該做的,咱不給國家添亂!雖然店里的收入、員工的工資都會受影響,但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除此,他還每天在“魚你在一起員工微信群”中了解每位員工的健康狀況,這讓我看到了一個“小老板”的大擔當。
天津市泰達醫院的張瑩是我的好朋友,每年春節,我們都會在老家聚一聚,但今年安全起見,我們沒有見面。大年初三,張大夫被緊急召回了醫院。她說:“雖然我是神經內科的大夫,但是這種被緊急召回的情況卻是我們醫生的家常便飯。這個春節,我們發燒門診的主任每天在值班。”醫生和護士屬于非緊急避難人員,在每一個重要時間節點,他們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
除了張大夫,還有很多醫生護士朋友在這個春節日夜堅守著自己的責任。302醫院的徐醫生春節前臨時接到任務,退掉了前往三亞的機票。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的余瀟大年初一發了這樣一則朋友圈:沒有所謂的英雄,只是這身白衣賦予了使命,這份職業具備了擔當!我問她是不是無法回家過年了,她只是回了我一句:“時刻準備著!”2月1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黨員干部李翔參與到馳援武漢的隊伍,她也只是在朋友圈里說了句“以這樣的方式和你say hi”,而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她:加油,保重!
身在疫區的孫倩,是我的老同學,她告訴我,她的家鄉——湖北省天門市,封城、封路、封超市。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很擔心她的衣食住行,她卻說:“文君,我們這里物資(包括醫療物資)特別緊缺,交通又十分不便,如果你有什么愛心捐贈的途徑,請及時和我聯系。”沒想到,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天門市所有人的安危,而不是她自己的生活起居。
事實上,在我的身邊還有很多類似的人和事。國家有難,不僅僅是八方支援,更是每一位中國人的責任擔當。
資金畫:
財政是一支重要力量
我們都知道,想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除了要盡力搶救確診患者,還要切斷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保護好健康人群,對此,專家提議:盡量減少出門。于是,我們足不出戶,企業延遲復工。但后顧之憂隨之而來:疑似患者擔心自己無力支付大筆的治療費用,“魚你在一起”劉老板的員工開始擔心自己的工資,我的表哥開始擔心不能及時還房貸而要支付的大筆利息和罰款,線上線下都搶不到口罩、消毒水,市民憂心忡忡……
面對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每個人的努力固然可以鑄就抗擊疫情的信心,但僅靠人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物力、財力這股堅實的力量來提供保障。
為了幫老百姓去“心病”,切實保障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財政部立即行動,發布了多個文件:與衛健委聯合發布《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經費有關保障政策的通知》,落實患者救治費用補助政策;《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全力保障新型肺炎防治醫護人員的權益;《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保障的緊急通知》確保新型肺炎患者和收治醫院不因費用問題影響治療;《關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口物資免稅政策的公告》為進口防控物資開辟了綠色通道,《關于支持金融強化服務 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了有力支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政策支撐下,中央及地方財政緊急撥付疫情防控經費,為大家送去了真金白銀的“定心丸”。
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26日0時,全國各級財政下達疫情防控補助資金112.1億元。疫情伊始,湖北省緊急下撥疫情防控補助資金1.6億元;河北省撥付資金5157萬元,專項用于省級購置疫情防控物資;安徽省財政廳動支省長預備費1億元并緊急下撥,支持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廈門市財政局緊急下撥2400萬元保障資金,同時會同廈門市工信局及時下達省預撥專項資金75萬元,鼓勵當地口罩生產;江西省財政廳下達第一批疫情防控補助資金3000萬元;湖南省財政廳投入疫情防控資金48962.76萬元;甘肅省財政廳撥付財政資金10589.37萬元防控疫情……
用財政資金購買疫情防控物資,往往需要通過政府采購程序,但面對緊急的任務,這樣的程序有些“耽誤”時間。為了解決這一困擾,大年初二,財政部發布《關于疫情防控采購便利化的通知》,明確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疫情防控相關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應以滿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首要目標,建立采購“綠色通道”,可不執行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序,采購進口物資無需審批。自此,疫情防控采購工作采取了“特事特辦”的原則。
復工畫:
應急與維穩應相輔相成
2月3日,是部分人員開工第一天,北京公路上不見昔日的早高峰“堵圖”,公交車上彌散著消毒水的味道,單位食堂不見往日的人頭攢動……
疫情期間,乘坐高鐵人員都需要填寫一份詳細的個人信息表,各高鐵站都會定時消毒,為了減少交叉感染,北京西站已經不需要出站檢票了。
火車站嚴格防控,單位更是建立了一系列預防機制。以我所在的單位為例,部門主任安排每日到崗人員,堅持靈活辦公原則,工作人員佩戴口罩,早餐在樓道通風處自行領取,午餐派專人取餐并取消食堂用餐,提供酒精消毒紙巾,禁止“串辦公室”,用過的口罩扔到指定垃圾桶,實行電子簽版……
在北京的眾多社區,小區防控更是“嚴上加嚴”。外地返京人員需自行隔離14天,外賣禁止進入社區內,做好出入登記……
從火車站到單位,再到小區,一系列防控舉措落地有聲。
然而也有些地方卻“唱著反調”。滴滴用車的一位司機告訴我,他的家鄉飯店超常開門;某地小區門口的老大爺們圍坐暢聊曬太陽,關鍵是還沒佩戴口罩。
深一步想,事實上,每個地區在城市維穩功能上都做得不錯,可是在應對突發事件方面,不同城市的表現卻因地而異。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們一方面要舉全國之力積極應對,另一方面,也要深入思考,加強城市預防機制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樣才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
(本文寫于今年2月初,在財政部機關黨委組織的第二屆“財青8+”青年調研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作者為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