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政府采購的政策選擇
【走進綠色政府采購】
綠色政府采購的政策選擇
■ 劉小川 唐東會
綠色技術開發應用的政府采購激勵政策
綠色產品生產成本高于一般產品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生產技術方面。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生產傳統產品往往成本更低,因為企業無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開發綠色生產技術。如果實行綠色政府采購,政府強制執行綠色標準,企業產品達不到標準,就意味著將失去政府采購市場。由于政府采購市場的份額和利潤相當可觀,因此企業絕不會輕易放棄,將被迫加大科研投入,開發新的綠色技術并應用于生產。同時,綠色技術的開發利用,常常會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性能,使得綠色產品的競爭能力比傳統產品更強,從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發達國家的綠色政府采購實踐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許多國家實行綠色政府采購后,企業很快開發出綠色生產技術,并使產品生產成本更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聯邦政府開始要求其采購的計算機設備應符合“能源之星”標準,因為聯邦政府對計算機的采購量占世界市場的7%,其IT預算達600億美元,生產商爭先恐后地開發出綠色生產技術,很快生產出節能計算機,并使其生產成本更低,到2005年為止,美國生產的80%的計算機,95%的顯示器,99%的打印機符合“能源之星”要求。從對美國10個電路板印刷生產商的研究中發現,生產商進行的33個主要改進中,有13個是出于污染控制目的,這13個中有12個降低了生產成本,8個改進了產品質量,5個提高了產品性能。
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綠色政府采購政策
WTO規則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但在有關人類生命健康方面卻適用例外原則,所以當今國際貿易中傳統貿易壁壘難以立足,而綠色貿易壁壘卻越來越流行。所謂綠色貿易壁壘,是指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上的先進性,以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為名,通過頒布、實施嚴格的環保法規和苛刻的環保技術標準,以限制國外產品進口的貿易保護措施。由于綠色貿易壁壘打著環保、保護人類健康的旗號,符合國際條約和國內立法,現有的國際貿易協定對綠色貿易壁壘無能為力。發達國家憑借綠色貿易壁壘,可以輕而易舉地將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拒之門外。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企業出口貿易深受綠色壁壘影響。據聯合國的統計,我國每年約有74億美元出口商品因“綠色壁壘”而受阻。另據報道,2002歐盟批準通過了WEEE(報廢電子電氣設備)和ROHS(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兩個指令,涉及的產品包括十大類近20萬種,其中大多屬于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機電產品,不少產品受此指令影響。前文已分析,綠色政府采購可利用其巨額市場,促使本國企業加快綠色技術開發,提升企業綠色生產能力,這樣企業就能打破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保護企業的出口市場,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降低外部成本政策
環境是公共物品,污染環境是“公共地悲劇”,污染者大量消費環境資源,雖然其私人成本遠小于外部成本,其結果是將環境成本強加給社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負外部性。與傳統產品相比,綠色產品向外界排放更少的有害物質,減少了環境污染;綠色產品的可循環使用,一方面減少了廢棄物污染,另一方面也減少了產品需求,從而減少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綠色產品的節能特性,減少了能源生產、消費過程中的污染。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如無氟制冷設備,減少了氟利昂對地球臭氧層的破壞;電子設備中減少重金屬含量,有效防止了廢棄電子設備對水、土壤的污染;使用節能產品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防止了溫室效應。上述種種,顯然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壓在社會上的外部成本,減少治理負擔。據美國環境保護署估計,如果美國政府辦公室的電腦都符合“能源之星”要求,則其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于減少了1500萬輛汽車的污染。
綠色政府采購激勵綠色技術開發,降低綠色產品成本,倡導綠色消費觀念,促進綠色產業形成,從而極大地保護了環境,降低了外部成本。同時,綠色產品的正外部性,依靠市場自身力量難以有效提供,需要政府的干預,綠色政府采購不乏為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
減少資源需求、抑制資源價格政策
污染實質上是一種經濟浪費,是資源使用不完全、無效率和無效果的表現,而綠色政府采購則意味著資源的充分、高效利用。政府的綠色采購促進了綠色技術的開發,致使生產過程中更充分利用資源,排放出更少的廢物;而對廢棄物中的資源進行回收,可以變廢為寶,促進資源循環使用,相對減少資源的需求量。所以,在滿足同樣需求的情況下,政府采購綠色產品實際上相應減少了資源的使用量。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各種資源需求不斷增加,當其需求增長超過供給增長時,資源價格將迅速上漲,這在不可再生資源中表現的最為突出。由于綠色政府采購促進綠色產品的生產、消費,所以可以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過度需求,抑制了資源價格的過快上漲,從而有效防止了產品成本的上升。
(本文節選自《中國政府采購政策的思路與框架》一書,本報獲原作者授權發表)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