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呆子”父親
【我的父親母親】
我的“書呆子”父親
■ 王鳳
自從長大成年后,我對父親有很多話要說,但當著他的面總是開不了口。今天,在他年近花甲之際,目睹他日漸蒼老衰弱的身影,回首一幕幕往事,我不禁感慨萬千,決定白紙黑字為他寫一篇文章。
父親出生于窮人家,成長在小山村,祖祖輩輩目不識丁。但父親天生皮膚白凈,長相斯文,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茅,而且無師自通寫得一手好字。鄉親們為此給他取了個綽號——“白面書生”,斷定他前途無可限量,絕非等閑之輩。果不其然,高中畢業后,父親成為我們村第二個考上大學的人。大學畢業后,他很快就當上了土管所所長,正式撂掉了鋤頭把,吃上了所謂的“快活茶飯”。
然而,正因有這樣一個父親,我的童年、少年時代卻充滿了辛酸苦楚,相比別的農家子弟并無任何實質性的優越感。我們家原本已經屬于非農業人口,但父親跟母親結婚后不久,母親所在的國營企業改制重組,由于父親不肯出面或托人幫她活動,導致她被下崗分流失去了固定職業。為了生計,母親借錢在村里開了一個小賣部,又因人口太少、賒欠太多,慘淡經營了一年就不得不關門。最后在父親的建議下,我們家重操祖業,租種了別人外出經商、打工拋荒的責任田,我也跟著從小就要上山砍柴、下地干農活。
由于工作的鄉鎮地處偏僻、路途遙遠,再加上當時交通不便,父親往往要間隔幾個禮拜才能回家一趟,每次回來都是短暫相聚,匆匆別離。記得有一次,他破天荒汗流浹背馱回來鼓鼓囊囊一大袋東西,我喜滋滋地拆開袋口一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原來父親慷慨資助過一個患病農民,那人痊愈后覺得無以回報,就硬送了父親五十斤自產滯銷的爛芋頭。就這,父親還唉聲嘆氣,一個勁兒后悔不該接受人家送的東西。
父親性格耿直、潔身自守,堅持不拿不收、不跑不送,在基層一線原地不動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從未挪過一次窩,升過半級官,而且不到五十歲就被內退賦閑了。一般人都認為父親那個位置官職不大、油水不小,但父親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內退時自己還欠著銀行一大筆債,既沒有條件安享晚年,更沒有資本投資創業,只能到私營企業做個倉管和保安。鄉親們對他大失所望,在背后議論紛紛,說好聽點的說他忠厚老實,說難聽點就是“書呆子”,窩囊無能。
起初我深以為然。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受父親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無論是外貌膚色還是性格愛好,都像極了他,由此也越來越能夠理解他、崇拜他。作為市直機關窗口單位的普通職員,自己手上雖然并無所謂的特權實權,但每天需要跟眾多單位面對面打交道,涉及大量真金白銀出入往來,請吃請喝沾點小便宜的機會還是會有的。剛參加工作時,父親經常告誡我,大盜都是由小偷小摸養成,大貪必從接受小恩小惠開始,千萬不要貪小失大,自毀前程。結婚生孩子后,他又及時提醒我,歲月會把少女變成婦女,奮斗能讓婦女變成富女,千萬不要沉湎于家庭瑣事,疏于業務精進。
如今,我通過業余時間見縫插針自學,在而立之年終于拿到了中級會計師證書,并考取了在職碩士研究生。同時,父親和母親、弟弟通過辛勤勞作、省吃儉用,沒有“橫財”“夜草”照樣在城里買了房子和車,過上了幸福安穩的小康生活。反觀父親當年的一些同學同事、領導部下,因經受不起各種潛規則的考驗,爬得雖高跌得也重,撈得雖多失去得也徹底。比如他在鄰村的一個官至副縣長、公安局局長的同學,即將退休前夕突然東窗事發,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多年,非法聚斂的家財被全部沒收充公,在位時是何等的威風八面,淪為階下囚后又是何等的凄涼悲哀。
念吾身所享德澤其積累之難,思吾身所貽福祉其傾覆之易,特此作文以記之,并自勉自勵。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